河南省郑州市博物院数量达100多家,素有“百馆之城”之称。其中有一家特殊的微型博物馆——新航日记博物馆,里边收藏着600多本、17000多篇日记,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现代冷链物流的发展片段。
“日日撒网黄河滩,捕鱼捉虾度日难。归来补网小庭院,信手拈来一个天。”在新航日记博物馆,一本极具年代感的日记中的这首打油诗,叙说着日记的作者邱新航从1986年开始和几个青年在只有“一米线”的柜台、“四季鲜鱼行”小店开始创业的日子。
乘改革开放东风,从柜台小店,到河南四季胖哥集团,再到现在的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这些日记记述着企业的发展,也记述着国际冷链物流港崛起的故事,以及多年来中原地区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贸易连接世界的进程。
每天清晨或夜幕下,从上海港发来的大洋洲、欧洲、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鱼类、虾类、贝类冰鲜水产品;由天津港、青岛、新疆等口岸和东盟中转而来的世界各地的冷冻海鲜产品,在中原腹地的河南现代交通物流枢纽郑州汇聚,在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快速将其导入冷链物流干线运输网络,一辆辆满载冷链产品的货车鱼贯而出奔向末端。来自世界各地的海鲜产品实现了中午在郑州发货,晚上即可配送到国内众多城市的消费者餐桌上。
“大浪淘沙,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冷链物流市场热度不断升起,活力满满。逐渐形成了在全球市场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冷链物流港产业集群。聚合了国际国内2000多家生产企业、经销商及商业客户代表机构,孕育出2000多亿级的市场。”日记里总结体会时写道,这是物流港营商环境优化创新、龙头企业持续带动、专业力量加盟供给的结果。
在中青年代表参观新航日记博物馆座谈时,他们表示,日记凝结的创业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企业文化作为柔性的生产力,让创业者在经营中能够找到自己的坐标,感召新一代人接续奋斗。
博物馆的日记中写道:不安分,善学习,擅长思考干大事业。要引导企业提升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登高望远的战略眼光、勇争一流的战略主动,看清短期之“形”,读懂长期之“势”,把握经济运行规律,抢抓发展机遇和主动权,增强信心和底气。
河南省企业家协会会员们参观日记博物馆时说,新航日记博物馆实际上也是“文化客厅”和文化名片,更是满足企业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场所,发挥着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感召力。
参观博物馆的企业家表示,日记博物馆里记录了物流行业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其中,物流港多年来的成功实践说明,企业精神文化必须融入现实企业行动中,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企业的独特精神支柱。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发挥引领作用,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力量。
据介绍,2024年,来自巴西、阿根廷、法国等10多个国家的企业和机构的代表参观了新航日记博物馆。他们感慨于中国物流网络和物流体系的建设规模和速度,纷纷表示对于和中国企业合作,和在中国市场发展更有信心。
据了解,随着日记博物馆的知晓度、美誉度的不断提升,每逢节假日和周末,包括学生、创业者、企业家等群体纷纷来到博物馆打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