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本报8版刊发《电储能如何破解盈利困局》一文后,引发储能行业强烈反响,陆续有业内人士致电本报,进一步探讨储能行业面临的困境、发展趋势、盈利模式等问题。
在业内人士看来,应明确储能在市场中的身份和价值,建议相关部门做好顶层设计,通过机制让储能获得认可和收益。
(文丨本报记者 苏南)
中间利润被分割
当前,储能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是越来越多的项目被拥有资金优势和体量优势的企业拿走。以近日安徽8个风储项目EPC中标结果为例,中标者绝大多数为大型企业。
“今年上半年,在风电场配置储能的应用场景中,短短几个月时间,中标价格即由2.15元/Wh降至1.699元/Wh。”万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华东区域总经理彭宽宽对记者表示,在储能项目中,设备成本占整个项目成本的70%-80%,工程成本占比较小。由于行业中间利润被分割,只能无限压价供应商,这将可能导致以牺牲产品品质或售后保障为代价。“在储能没有稳定收益的大背景下,储能系统+工程施工分开,或许会有利于储能行业发展。”
如今,储能行业市场竞争,也陷入老套的“价格战”。以电化学储能为例,其技术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在目前我国电池标准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上对储能技术的宣传五花八门,客户难以辨识各种电池技术的区别和优劣,只能选择“循环寿命”或“价格”。“短时间内,价格最具‘杀伤力’,客户往往会选择‘价格’,以至于电化学储能市场鱼龙混杂,甚至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一位不愿具名的储能销售总经理向记者直言。
彭宽宽并不完全认同“劣币驱逐良币良币”的说法,他认为,反倒是有实力的储能产品经受住了考验,比如比亚迪、阳光电源等产品在市场上获得口碑,扎下了根。“不过,和业内许多做技术的朋友交流,也有销售人员胡乱在市场上夸下海口,让技术人员‘压力山大’的情况。电池产品设计的常识是,并非一款电池产品可以包打天下,需要对特定应用场景做针对性的产品设计。”
政策指导意义较弱
除了对储能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外,业内人士关注最多的还是储能政策。纵观储能行业发展,从用户侧走向电网侧又涌向发电侧,始终难以获得稳定可靠的“独立主体”地位。彭宽宽用“储能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形容当下储能产业处境。其实,近几年推动储能行业发展的政策文件甚多,但仔细梳理不难发现,以宏观指导性、框架性文件居多。
“除了顶层设计不接地气外,各地储能方案流程办理不明,储能业务负责部门划分不清晰,均直接导致储能项目落地时大费周折。”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储能行业虽基本形成标准框架,但是,对于储能技术门槛设置较为粗犷,具体场景应用的指导意义显得‘力不从心’。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储能安全标准尚不完善,亟需国家实验室、研究机构等相关部门尽快界定。”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地方政策“一刀切”更值得商榷。“目前,我国风光储装机发展不是经济利益驱动,更多的是行政手段。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江苏、安徽、浙江、湖南、山东等省份出台政策,对按比例配置储能的可再生能源场站给予优先并网、增加发电小时数等激励政策。在各省为储能‘站台’的背景下,很多项目配套储能的目的是中标时可以拥有更多筹码,可享受优先并网。”阳光电源储能销售中心总经理陈志建议,在光储、风储实现平价上网之前,各省是否可以引导储能投资商,不要仅为了中标项目或优先并网而盲目投资储能。
彭宽宽认为,分析历年来各省份新能源配置储能所需比例的文件会发现,有的省份要求配置发电功率的20%,时长2小时;有的省份则要求配置发电功率的5%,时长1小时,差异很大。那么,作为政策规范,各地方是否更应该以调节效果作为考核指标,而不以配置的比例作为硬性要求?
建立经济价值认定机制
从峰谷套利、电厂调频到期望改变“输配电价”疏解成本再到“新能源+储能”,储能行业难以盈利的内在根本因素在于,始终没有建立对储能功能价值认定的经济机制。
彭宽宽认为,要促进储能产业发展,需要向上建立机制、向下寻找场景、向外筹集资金、向内技术创新。政策上,建立起对储能功能价值进行合理经济价值认定的机制。与此同时,带着“放大镜”深挖调峰、调频、调压、需求侧响应、黑启动等场景,将锦上添花的功能转变为特定场景里的“刚需”。
国网调度中心原副总工程师裴哲义也表示,发展储能行业需要深入研究储能参与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的市场主体定位、价格形成机制和交易模式,通过建立市场机制,创新开展储能调峰辅助辅助以及参与新能源消纳市场交易。
上述业内专家认为,由于目前我国现有辅助服务市场是建立在发电企业间“零和博弈”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合理的机制将价格向电力用户进行传导,必将限制电力系统可调节资源的配置,从而制约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发展。“在政策与法规尚未形成市场闭环的情况下,需考虑如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避免为了压低成本安装低品质的储能系统,避免储能资源闲置、得不到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