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乔地
“春天,你再来吧,咱这里就是一片花海!”黄河边,冷风嗖嗖,郭鹏这样邀请我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他心里是暖融融的。
28岁,是一个很“疯”的年龄,但是他却选择了在农业科研试验田里度过虎年春节。
郭鹏是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的科研助理。3年前,他大学毕业来到这里,在站长王东升研究员带领下,6个人从引进的32个梨新优品种中,筛选出适合河南及周边地区推广的13个品种,主要有秋月、华山、中梨1号、黄冠、圆黄、红香酥、晚秀、红早酥等,展示果园管理及果品贮藏类新技术6类30余项。
省力密植栽培模式
棚架栽培模式
V字形栽培模式
最让郭鹏自豪的是,他们试验总结出来的省力密植、棚架、V字形等4类8种栽培模式。
“你像这个省力密植栽培模式,是梨体系最新的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3米高的圆柱形,春天一树花、秋天一串果。行距三四米,株距一米。都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梨树挂果是比较慢的,而采用这种模式种出来的梨,第三年亩产就可以达到2000公斤,第四年达到4000公斤。目前试验的最高亩产是第七年9150公斤。不仅早丰产、产量高,更为重要的是省工省力,便于机械化操作。”
(摄影: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