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容错机制。”
在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针对政府投资基金建立以尽职合规责任豁免为核心的容错机制,完善免责认定标准和流程,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话题。
事实上,从2024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容错免责机制,健全绩效评价制度”,到9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相关政策措施,再到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针对央企创投基金出台举措,健全符合国资央企特点的考核和尽职合规免责机制,容错免责机制成为政策端激发政府投资基金活力的关键。
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容错免责机制?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将进一步鼓励创新和风险承担,提升投资效率和质量,提升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促进资本的良性循环。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告诉记者,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将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制度环境,减轻决策者的后顾之忧,促进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等领域投资,减少因过度谨慎导致的投资机会错失;还能进一步推动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促进管理团队关注投资项目的长期价值,推进长期战略的有效实施;有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体系,提升项目筛选和风险评估能力,提升投资效率与质量,增强市场对政府投资基金的信心,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此外,通过容错机制,能够有效激发管理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基金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灵活应对,促进政府投资基金在投资、管理和退出等各个环节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促进政府投资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也向记者表示,容错机制鼓励基金管理人和投资团队在投资决策中更加注重项目的长期价值和潜在风险,而不是仅仅追求短期的收益,从而提高投资决策的质量和科学性.在容错机制下,基金管理人和投资团队会更加注重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基金的风险防范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基金的稳健运作和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容错机制是在鼓励支持发展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这也是当前一级市场亟需的内容。发展耐心资本为创投行业带来长期资本支持,而发展大胆资本,能够让政府投资基金放开手脚。”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母基金分会秘书长王爽告诉记者,当前引导基金行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举措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给予创投机构投资风险补偿、完善基金考核机制(如设置较高的基金容亏率)、出台对基金管理人本身的尽职免责政策等。
在支持国资基金大胆试错方面,除了《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建立健全容错机制、优化全链条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外,还可以从哪些机制上进行创新?
田轩建议,设立完善的国资基金董事会制度、经营管理机制以及风险管控机制,提高投资决策专业度和独立性。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明确试错边界,确保在合规框架内大胆探索,并完善容错免责的标准和流程。针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特点,制定相适应的监管政策和考核标准。建立多元化的风险分担机制,通过联合投资、跟投等方式,引入市场化基金的先进管理经验和风险控制能力,出台有关税收优惠、收益分配、风险补偿、参股、回购等方面的让利举措,持续提升基金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也可以加强项目跟踪评估,定期评估项目进展,及时调整策略,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加强与外部合作,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获取前沿技术信息;与优秀投资机构合作,学习先进投资理念和管理经验。”田利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