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爱心 播撒希望
发布时间:2020-08-03 11:32: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雪梅  点击:284次

  图①:吴亚琴在介绍“道德银行”积分兑换办法。
  本报记者 孟海鹰摄
  图②:胡艳苹(左)与学习编筐的善满家园学员交流。
  本报记者 孟海鹰摄
  图③:李万升(左二)和其他志愿者搬运防疫物资。
  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在吉林长春,3500多个志愿者团队共有志愿者60多万人。无论身在社区、企业,还是公益机构,他们在平凡的日子里默默付出,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他们践行志愿精神,力所能及地扶危济困,让需要帮助的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快乐。 

  长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吴亚琴扎根社区20多年——

  “社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

  吴亚琴今年60岁了,依旧精气神十足,说话干脆利落,办事风风火火。忙了一上午,刚想坐下歇歇脚,就有位大娘找她帮忙:“儿子30多岁了,还没结婚,妹子你说这可咋整?”

  在吉林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大家都知道社区党委书记吴亚琴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吴亚琴是社区“红人”。在社区,没人叫她书记,而是直接叫她吴姐、奶奶、阿姨、妹子。居民碰到什么困难,只要吴亚琴出面,很快就能解决。

  不过,年长的居民们都知道,始建于1987年的长山花园社区,曾地处城乡接合部,条件很差。下雨天,脚上裹着塑料袋才能走出烂泥洼;冬天室内温度只有七八摄氏度,还经常停水停电……

  1995年7月,当时还是吉林省胜利零件厂中层干部的吴亚琴被派到长山社区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她见证了社区从“老旧散弃”小区变为全国有名的幸福社区。吴亚琴说,这既得益于基层社区治理方式的创新,也有赖于社区志愿者的热心付出。

  事实上,吴亚琴就是这些社区志愿者中的一员,这些年她做过的好事数也数不清。社区有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董兰芳,吴亚琴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2005年,老人想落叶归根回老家。时值数九寒冬,吴亚琴身前挂着菜板和洗衣盆,身后背着行李,一路风尘仆仆,陪着老人回到了老家。

  回程的前一天晚上,她和老人躺在一个被窝里,唠了半宿的贴心话。“第二天,我都走出挺远了,老人还一边向我招手,一边抹着眼泪。”吴亚琴说,后来,每到春节她都给老人家寄去200元钱,直到老人去世。

  “社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找我聊聊,我总是尽力去帮助他们。”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吴亚琴动了不少脑筋。2003年,长山花园社区一次性接收194名退休党员,建立起党员家庭户——楼栋党小组——楼宇党支部——社区党委四级社区党建网络工作体系,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社区每栋楼都有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家庭户,党员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帮助居民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生活难题。在党员志愿者带动下,有不少六七十岁的居民要求入党。

  为调动辖区居民参加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吴亚琴推动社区制定红马甲积分兑换制。居民参加照顾老人、代买代购、冬天扫雪等活动,都可以到“道德银行”用积分兑换实用礼品。老党员冯跃荣告诉记者,他经常照顾自家楼上的孤寡老人,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价值。

  7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山花园社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吴亚琴向总书记汇报了社区党建等情况,“社区的事情,基本上依靠党员志愿者和居民志愿者就能解决。”她说。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李万升志愿服务30年——

  “好人就是说得少,做得多”

  7月13日,长春市铁西街,鼎庆经贸有限责任公司门前,停放着两辆无偿献血车,员工们陆续上上下下,秩序井然。这是鼎庆公司每年一次的献血日活动,已坚持了10年。

  “如今,志愿服务精神在公司蔚然成风,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刚刚献完血的鼎庆公司董事长李万升说。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愿带领鼎庆全体党员到最艰苦、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我们时刻准备着!”今年2月4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李万升向上级党组织递交了这样的请战书。

  李万升出生于河南一个贫困山村,白手起家30年来,他尽自己所能赡养孤寡老人、资助贫困生,每逢危急时刻也总冲在前面。

  网上流传一张李万升在汶川地震期间千里驰援的照片,他背着沉重的物资,汗流浃背,感动了无数网友。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他一如既往地投身抗疫一线,搬运防疫物资、组织卫生消毒……看到急需应急物资运输,鼎庆公司党支部迅速成立志愿运输车队,按要求及时将各类防疫物资送往指定地点。

  在李万升的倡议带领下,鼎庆公司员工们常年帮助孤寡老人、贫困学生、低保贫困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连续12年捐资助学千余人次;义务资助100多位孤寡老人,扶助10名退伍老兵和40多个贫困户,为1.8万户低保贫困家庭免费检测液化气罐;投资40余万元创办“万升百乐之家”,为孤寡老人免费提供安身之所;安置300余名农民工、下岗职工、退伍军人和残疾人就业……

  在脱贫攻坚战中,李万升带领公司与辖区鼎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为期两年的扶贫项目合作协议。从2018年4月起,鼎庆公司创办了11个“爱心食堂”,免费为驻地周围环卫工人提供一日两餐服务,累计就餐人数达5.6万人次。

  曾经有人问李万升,您心目中的好人是什么样的?“好人就是说得少,做得多!”李万升说。

  善满家园创办者胡艳苹帮助残障人士近20年——

  “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

  40多岁的胡艳苹热情阳光,充满活力。

  “一辈子都要做好事,而且要快乐地做好事。”和她聊上一会就能感受到,她的乐观发自内心。

  胡艳苹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长春市九台区善满家园创办者。

  16岁那年,揣着姐姐给的200元钱,胡艳苹从农村来到省城,开始摆地摊。冬天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她在地上铺着硬纸壳,裹着大衣钻到货架底下就能睡着。因为能吃苦,小摊渐渐变成了小店。

  一天,小店前倒下一位癫痫发作的大爷,把无家可归的大爷救下后,胡艳苹从此就多了个“亲人”,一养就是20多年。

  后来,在小店门口,有个蓬头垢面的大姐常拣剩饭,胡艳苹怕她寒冬腊月在外面冻坏了,就把她收留下来。

  2001年,胡艳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不幸的是,由于先天智力缺陷,孩子夭折,胡艳苹伤心得半年没出门。冷静过后,她决定把没能给予儿子的爱分给更多孩子。于是,她创办了爱心公益机构——善满家园残障人综合服务中心。

  近20年来,胡艳苹救助了100多名有智力障碍的孩子,目前有48个孩子生活在善满家园。胡艳苹把收养日作为每个孩子的生日,同时给他们都取了名字——开心、吉祥……“希望每个生命都绽放美丽。”

  在胡艳苹的带动下,许多志愿者开始关注这一群体。从吉林体育学院退休的张大姐夫妇,10余年来一直帮着照顾这些孩子。志愿者小孙从读研究生时起,只要有时间就来教大家洗衣服、叠被子,帮他们清理个人卫生。“有时候也会觉得很累,但一看到他们期盼的眼神,心里就不觉得难了。”小孙说。

  收养智力障碍儿童让胡艳苹积累了很多经验,她又把精力转向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看,这是善满家园的残疾人员工设计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十二生肖支架,做工很精美吧。”胡艳苹说,这种产品非常适合疫情期间学生上网课、各单位开视频会议。

  善满家园在疫情防控期间加快复工复产的同时,对无法外出复工的残疾人,送去生产资料及生产工具等物资,让他们在家制作产品,善满家园定期进行回收、统一销售。胡艳苹介绍,通过“集中+居家”灵活就业模式,残疾人员工每月都可以领到工资,基本保障了他们生活所需。“通过劳动让残疾人士自食其力,才能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快乐。”胡艳苹说。 

  制图:张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