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郑乃谦出生在河南省修武县西村乡一户农家。1979年全国高考时,其成绩超过大学本科录取标准,但因为生理缺陷,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保尔、吴运铎和张海迪的事迹,一直鼓励着他与命运抗争。想要弥补缺陷,总得学一门实用技术。摄影艺术具有的纪实、审美和教育的特性,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1987年11月,他狠心花了一千六百多元买了一部单反相机。订报刊、买书籍,他开始了刻苦自学路。而摄影,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早在20世纪80年代,焦作市公布的八处市级风景区中,西村乡就有两处,即影寺和青龙洞风景区。但因其位置偏僻,人迹罕至,鲜为人知。于是,郑乃谦就把这两个景区当成了风光摄影创作基地。有了相机后,他每年都要多次进山创作。
云台山成功开发后,他深受启发,坚定认为青龙洞和影寺景区迟早也会被开发。
1991年12月,郑乃谦尝试举办了个人摄影展览。
1994年12月,他自费举办了第二次个人摄影展览,影寺、青龙洞景区的风光是重头戏。座谈会上,郑乃谦向市县各界领导和媒体提出开发影寺景区和青龙洞景区。
1995年元月,郑乃谦被批准加入焦作市摄影家协会。
1996年9月16日,郑乃谦的第三次摄影展览在西村乡文化站隆重举办。市、县相关部门领导再次莅临指导。他再次呼吁政府早日开发景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焦作市文化局领导极为赞成这个设想,说摄影文化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朋友曾经开玩笑说:“一个山区青年、残疾农民,却在替市长、县长操心!”
郑乃谦经常举办街头影展、校园影展,他还总骑着摩托车,到深山区的双庙、影寺和裴庄流动展出相片,让乡亲们从照片上感受家乡之美。
“郑乃谦的摄影活动,确实是焦作农村文化的一大亮点。”1996年,河南省文化厅厅长,带领省会小康村文化记者考察团来西村时如是说。
1997年6月,郑乃谦精心挑选了六十幅作品,在焦作和县城先后举办了《迎回归修武农民郑乃谦摄影作品展览》。
当提及摄影人,人们的印象中一定认为得是四肢发达者。攀悬崖,钻深沟,健全人都有几分畏惧,更何况是一个残疾人呢!1993年深秋,郑乃谦在青龙洞景区创作,他和向导晚上被困深山,饥渴难忍。两人只能不断燃放爆竹,驱走密林中的野兽。
郑乃谦不光自己到景区创作,还多次邀请影家、画家到景区采风。他除了举办个人影展,还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推介影寺和青龙洞景区。
1993年7月,他的影寺风光作品被印在《西村乡投资指南》封底。
1995年5月19日,《焦作日报西村专版》刊登了他关于青龙洞瀑布和黄榆林风光的作品。1999年秋季,县委宣传部决定出版《修武画册》,样册上共有青龙洞、影寺景区八幅照片,其中六幅为郑乃谦拍摄。
1999年,修武县四大班子领导看了他的景区风光作品后,都说想不到除了云台山,修武还有这么好的旅游资源。次年,修武县筹建青龙峡景区管理局。3月18日,该局负责人向郑乃谦求助。他拿出自己十年间积累的底片资料,精选十三张供其使用。这些资料起到了很大作用:随申报材料呈送上级审批,青龙洞风景区升格为河南省风景名胜区,并更名为青龙峡风景区。 相关部门分别用于省会郑州和北京布置展览。印刷成各类宣传品。2001年,郑乃谦五幅景区风光作品被制作成大型壁画,悬挂于县直多个局委的办公场所,除了宣传效应,更主要的是为该局筹措到了一笔办公经费。
2000年6月7日,河南电视台文艺部记者专程赴修武采访郑乃谦,他力邀两位记者到影寺大峡谷拍摄外景。6月8日那天,他们乘坐双排座工具车到后河村,而后步入大峡谷。高温酷暑下足足跋涉了五个小时,干渴、饥饿和劳累,让记者亲身感受了郑乃谦创作的艰辛。
6月18日起,电视专题片《太行不了情》在河南卫视《文化视窗》栏目多次播出,影寺峡谷风光通过荧屏传遍全国。
郑乃谦是焦作地区以旅游开发为目的,用图片宣传青龙峡、净影风景区的第一摄影人,每幅照片都浸透了他对家乡、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他以坚持不懈的宣传,催化了景区一步步的开发。
经过市、县政府的精心筹备,2001年10月1日,青龙峡景区正式开景。
十年磨剑,心想事成,辛勤结晶全部奉献。郑乃谦从未向有关部门索要、也从未得到受助单位的一分钱报酬。就连使用作品应当署名的正当要求,他也忽略了。承诺变空话,著作权遭侵犯,大家都替他鸣不平。对此,他只是淡淡地说,能为社会办点实事,证明自己残而不废。
那时候,郑乃谦肩挑一个六口之家的重担。因常年倾心摄影创作,影响了田间劳动与经营,因此他时常自责,总觉得愧对家人。
2010年他以《山乡巨变》为主题,举办了摄影二十年回顾展,热情赞美了家乡的新变化。
不甘屈服命运的摆布,依靠理想与信念力量的支撑,郑乃谦承担起了一个摄影人的社会责任。
郑乃谦曾两次受到焦作市人民政府表彰,荣誉证书上写到:“郑乃谦同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被评为残疾人自强模范”。2010年5月,他出席了河南省第四届残疾人自强模范暨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接受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表彰。
进入新时代,郑乃谦又有了新的使命。2017年,他被修武县政协聘为文史撰稿员,去年又被焦作市政协聘为特约文史专员。三年来共收集、整理红色资料近三十篇约十三万字,通过多家媒体发表。
“革命老区西村乡,净影、峰林、青龙峡。迈开腿观青山绿水,静下心觅红色足迹。”如何把西村的青山绿水和红色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山水游和红色游两翼齐飞,开拓修武乃至焦作地区的旅游市场,成了郑乃谦心心念念的事情。
今年5月4日,郑乃谦与人民系媒体的合作稿件《西村,焦作的小延安》在《人民视点》和《今日头条》同时发表,引起了强烈反响,市县相关部门领导深入西村乡,就红色基地建设事宜进行了调研。
过了知命临近花甲,郑乃谦犹如一头老黄牛,在太行山这块光荣的土地上不停地耕耘着。
他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给残疾人朋友乃至健全人带来启示——路在脚下!(供稿:陈旗 董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