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上海一男子戴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老人模样,潜入4户居民家中偷盗价值10多万元的财物。上海闵行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行动,很快将逃往外地的嫌疑人通某抓获并追回全部赃物。此前,多地警方提醒,以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新面孔实施犯罪,正成为一些不法分子作案的新手法。
硅胶人脸面具由特种硅胶或类似材料制成,通常作为道具应用于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表演艺术化妆,或一些娱乐项目的角色扮演,有时也被用于现实生活中,满足一些人对于疤痕遮盖、容貌修复等方面需求。随着现代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3D打印技术日益成熟,硅胶人脸面具制作越来越精细,仿真度越来越高,足可以假乱真。
正因为可“乱真”,问题就来了。据网上销售硅胶人脸面具的商家透露,有不少客户从网上购买硅胶人脸面具,目的是用于上班打卡、瞒过门禁系统或者解锁丈夫/妻子的手机等。从一些购买使用过的用户在网购平台上的留言评价,可以看出此类面具的“实际功效”:“同事替我上班打卡无障碍”“轻松通过手机人脸测试,包括多个支付平台的人脸验证”。
人的面部识别特征、指纹、虹膜等生物信息具有唯一性、复杂性、不可更改性等特点,可以确保在主体识别和认证方面的安全可靠。目前,结合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应用已经涉及社会治理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但个人生物信息独特而强大的识别属性也使其能直接关联信息主体的人格权益,一旦被泄露、滥用,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我国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均明确规定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个人信息的权利。收集、使用、处理包括人脸在内的敏感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否则即涉嫌违法。
硅胶人脸面具突破娱乐、美容等功能属性而被用于实现某种私利目的,会产生法律风险。法律人士指出,人脸面具并非简单的装饰品,而是人脸识别信息的物质化载体,高度仿真的人脸面具能在一定程度上模仿自然人的生物特征。一些人购买使用仿真人脸面具,其私利目的无外乎两种:“不想让别人知道我是谁”,“我想让别人误以为我是谁”。前者是要逃避监控识别,增加身份确认的难度;后者是要绕过人脸识别技术,冒用他人身份做一些苟且之事。这两种情形,无论是从民事角度还是从行政、刑事角度看,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事实上,硅胶人脸面具销售使用乱象由来已久,以硅胶人脸面具为工具实施诈骗、盗窃、侵犯个人隐私等违法活动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此类产品的销售和使用缺乏明确的法律界限,这也导致相关管理部门执法失据,难以形成有效监管。
有鉴于此,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是当务之急。要对人脸面具作出清晰的法律规定,同时完善生产、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管机制。可根据人脸面具的逼真程度和用途区分风险级别,对生产和销售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管,特别重视加强对可能被用于欺骗人脸识别系统的高仿真硅胶人脸面具的监管。在生产销售端,要求生产者在产品上明确标记其用途、提供使用指南、强调合法合规的使用场景;在消费端,对于仿真度高的人脸面具,可启动审查机制加强审查,比如要求消费者提供人脸面具的肖像权使用证明等。关于人脸面具定制,应明确要求业务提供者对客户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和用途审查,并向公安部门报备。
尽管存在不少乱象,但并不能因此全面封杀硅胶人脸面具的销售和使用,毕竟技术是中性的,关键只在于能否将其应用于正途。人脸面具在影视、游戏等行业有其应用价值,应完善行业标准规范,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促进技术发展,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平衡。同时加强普法教育,让民众了解关于人脸面具的法律知识和风险,做到守法行事,莫触法律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