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师双河市人民调解按下解纷“快捷键” 共筑和谐“好枫景”
发布时间:2025-02-19 08:11:02  来源:人报融媒-市场报网络版  作者:admin  点击:3026次

为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新要求,新疆兵团第五师双河市人民调解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汇聚各方力量资源,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真正做到了及时、有效、就地解决群众反映的诉求,公正高效化解矛盾、定分止争,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一般性问题变成信访突出问题,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不让纠纷“过年关”。2月7日,第五师八十一团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欠款纠纷,帮助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微信截图_20250219081341.jpg

张某于2022年6月向李某借款13000元,双方约定一个月后还款。但还款期限届满后,张某因自身原因未能按时还款,李某在多次催要下张某于今年春节前只还了2000元,剩余11000元一直未还。无奈之下,春节前李某来到八十一团司法所寻求帮助,通过工作人员联系,张某不在该团,随后约定春节后上班调解。

新春过后第一天,人民调解员及时联系双方当事人开展调解。   

通过“背靠背”调解中得知,张某并非恶意拖欠,而是因近两年家庭出现变故,确实存在还款困难。而李某则情绪激动,认为张某是故意拖欠,加之最近一直联系不上他,双方也没有形成书面的字据,坚决要求张某立即还清所有欠款。调解中双方各执一词,调解一度陷入僵局。面对这一情况,人民调解员没有气馁,一方面安抚双方当事人的情绪,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另一方面分别与双方进行沟通,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调解员从情、理、法多个角度进行劝解,耐心劝说张某要信守承诺,积极履行还款义务,并阐明了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的法律后果;在安抚李某情绪的同时,也向李某说明张某目前的实际困难,希望其能够给予一定的宽限期,这样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经过数小时的不懈努力,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张某分两次还清剩余欠款,于2025年10月31日前偿还6000元,12月31日前偿还5000元,双方当事人在《人民调解协议书》上签字确认。

“以心换心”点亮楼梯间。2月10日,第五师八十四团司法所积极开展“进网入格”工作,专职人民调解员在入户排查纠纷隐患时,家住该团7区44号楼的张奶奶反映,楼道照明灯一直不亮,每到夜晚一片漆黑,摸着黑上下楼十分不方便,网格员到各住户家中收取楼道公摊电费,个别住户却不愿意出钱,希望司法所能够协调解决。

微信截图_20250219081352.jpg

人民调委会受理纠纷后,调解员及时联系网格员详细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张奶奶居住的楼道公用电表电费不足,需要单元内的8户居民每户出资20元共同购电,但始终有3户居民不愿意分摊费用。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调解员对不愿分摊费用的三户人家,一家一家入户做思想工作。一方面从法律角度告知居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三条的规定: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为由不履行义务。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事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业主专有部分面积所占比例确定。因此每家住户都有义务缴纳公用电费;另一方面从“情”字入手,楼道没灯晚上很容易发生意外,大家同住一个单元,远亲不如近邻,出点小钱就可以解决大麻烦。经过调解员苦口婆心地劝解,最终不愿意分摊的三户居民均同意缴纳费用。

“楼道里的灯终于亮了,再也不用摸黑回家了!”张奶奶开心地说道。一盏盏感应灯不仅照亮了居民回家的路,更温暖了居民的心。

巧解羊只买卖“扯皮账”。2月6日,第五师八十七团司法所与哈尔墩边境派出所携手,成功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充分展示了警调对接机制在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中的作用,切实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

2022年10月23日,付某与热某口头约定将自己所有的100只羊以每只700元的价格卖给热某,总计70000元,热某要在2022年12月31日前全额付清购羊款。可到了约定好的还款时间后,热某百般推脱,始终未履行付款义务。

2024年7月,付某主动上门找热某索要购羊款,双方经过协商重新达成还款约定,并强调了逾期违约责任。后来,热某只支付了35000元,剩余35000元以各种理由推脱,无奈之下,付某向哈尔墩边境派出所报警求助,该所立即联系八十七团司法所,启动警调对接机制。

微信截图_20250219081400.jpg

八十七团司法所派两名专职人民调解员与民警一同前往当事人家。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后,他们将双方当事人带至连队调解室。人民调解员一方面向双方阐释相关法律法规及合同内容,明确权利义务;另一方面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平衡点。经过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情绪逐渐稳定,并达成调解协议:热某承诺于2025年10月1日前支付剩余35000元,若逾期则支付5000元违约金,同时承担付某因追偿产生的一切费用。

让这个冬季不再寒冷。1月22日,第五师九十团司法所、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塔格特人民法庭再次联袂发力,成功调解一起供热合同纠纷。

居民王某在该团拥有三处房屋,其中一处住宅在2018年时因家中供暖温度较低而多次向供暖公司寻求帮助,但始终未得到明确答复,王某一气之下,从2018年至今都未缴纳该处房屋的供暖费用。2022年,王某又因其他两处房屋也存在供暖问题,一如既往选择不缴费。另一边,辖区居民姚某也因2022年家中供暖温度较低而导致自家新装修的房屋出现大面积霉斑,向供暖公司反映,一直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故2022年未缴纳供暖费用。

微信截图_20250219081409.jpg

专职人民调解员在接到供暖公司的诉求后,按照“12345”工作机制,结合前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丰富经验,第一时间组成调解小分队,并制定初步的化解方案,与各方当事人见面并详细了解情况。专职人民调解员考虑到纠纷中双方均有未如约履行自己义务的过错,故将双方一同约至塔格特法庭调解室,采取“以案释法、以法促和”的方式展开调解。法官则扮演着法律的灯塔,及时提供法律指引和建议,确保各方当事人的权益能得到法律保护,最大程度上保证双方利益得以保障。社区兼职人民调解员则充当了润滑剂与桥梁,为调解营造了和谐氛围。

最终供暖公司作出承诺,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以减免部分费用作为对两家居民损失的补偿,王某和姚某对该结果欣然接受,当场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缴纳了剩余应缴部分的暖气费。

助力农民工安“薪”过年。1月22日,正当人们忙碌过年之时,第五师司法局洪桥司法所来了一位面容憔悴的访客。

“去年我只挣了10000元,到现在还拿不上钱。快过年了,家里又有急事,身无分文,回不了内地,愁死我了”。来访者还未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向洪桥司法所专职人民调解员诉说着他的遭遇。通过了解,来访者叫周某,系贵州来博打工人员,收入无几。去年底,经朋友介绍,来到赵某承包的工地打工,好不容易挣了10000元,但经多次催讨也没有要到工钱。赵某已将周某拉黑,无法联系。绝望之际,赵某得知司法所可以帮忙,遂找到洪桥司法所寻求帮助。

微信截图_20250219081418.jpg

专职人民调解员一边安抚周某情绪,一边想办法与赵某取得了联系。在通话中,调解员说明欠薪的违法性及后果,敦促其来到了洪桥司法所。为尽快解决纠纷,消除分歧,调解员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 进行明理释法,耐心说服。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劝导工作,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协议,赵某立即支付劳务费4000元,剩余6000元劳务费在2025年2月25日前支付,并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

周某紧蹙的眉头舒展了,激动之心喜于言表,紧紧握着调解员的手说:“我本来觉得没什么指望了,抱着试试的态度来找你们,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我的心头事,真的谢谢你们,我能过个舒心的节日了”。(侯宝成 蒋群芳 刘焕 达娜古丽 廖雪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