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审计人”独立难题待解
发布时间:2021-11-10 02:38:05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子娇  点击:7571次

普华永道最近惹上了麻烦。

在恒大集团H股的2020年度审计中,普华永道对其经营存在的重大不确定性未尽披露之责,发表了无保留意见,被香港财务汇报局通报调查。普华永道的行为是否失责?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机构为什么时常出现给不合格企业开绿灯的情况?结果还未公布,许多疑问和担忧悬在人们心头。

在资本市场中,投资人特别是中小投资人与被投资方的信息不对称,让“看门人”显得格外重要。会计师事务所有义务客观披露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债务、亏损、诉讼等重大事项,为投资者规避风险、及时止损提供参考。其最终给出的“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或“标准的无保留意见”,虽然字数不多,但分量十足。

独立性应成为审计监督中的首要原则。但在现实中,审计机构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却不时发生。证监会去年就对百余家机构出具警示、监管谈话,更甚者处以行政处罚。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无论是大名鼎鼎的“四大”所还是其他中小机构,似乎都无可避免地面临独立性难题。

难题的背后凸显出审计机构和上市企业的角色矛盾。企业既是被审计的对象,又是审计机构的客户“金主”,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决定权掌握在企业董事会手中,导致保证审计质量和追求成本效益成了“逻辑悖论”。

现在的处境是,“四大”所的专业性可信度较高,审计程序较严格,同样项目通常要付出更多时间和人力成本,要价自然也高。内资所的执业门槛相对较低,水平不一,有些机构为了拿下项目在竞标时不断压低中标价格。加之最长8年轮换等规则限制的存在,各大机构为避免大客户流失被迫恶性竞价,还会为留住客户倾向降低过审难度,对存在重大风险的账户进行不合规调整甚至瞒报、造假,降低了出具报告的门槛。可是,独立性永远是“审计人”生存法则的第一条,一旦有所违背,就会误入歧途。瑞华会计师事务所2019年陷入119亿元虚增利润的财务造假案后,客户从顶峰时的300多家减少到目前只剩下1家客户,这就是深刻的教训。

不仅如此,如果“看门人”守不住底线,又如何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抑或让外资放心大胆地投入国内资本市场呢?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 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规范财务审计秩序以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原则措施。

在具体落实环节,让独立审计人秉持独立,应继续提高两个“门槛”。一个是提高执业门槛,严审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资质,加大定期审核及不定期抽查力度。可考虑设置“黑名单”制度,依轻重程度对违法违规机构设置时间不等的执业暂缓期。另一个是提高收入门槛,通过科学设置会计师事务所选聘的指标权重,降低价格因素权重,引导形成以质量为导向的选聘机制,让业务优质的审计机构获得相配的报酬,整体上遏制住恶性竞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