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国第五个“残疾预防日”。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每年新增残疾人200多万,做好残疾预防对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残联康复部主任胡向阳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中国残联正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未来五年的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
2016年8月,《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 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颁布实施。行动计划主要针对遗传、疾病、伤害等主要致残因素和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新生儿及儿童筛查和干预、慢性病防治、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康复服务等16项工作任务。
“截至2020年底,《行动计划》提出的任务已全面完成,我国在预防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疾病致残、伤害致残以及改善残疾康复服务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胡向阳称。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致残因素不忽视。除了交通事故,工伤、生产安全事故、一些生活中的伤害都可能导致残疾,比如,在噪音环境中工作,如果不做好听力防护,可能会导致听力残疾;在高空作业的时候,如果不做好安全防护,可能会因坠落导致肢体残疾。胡向阳表示,《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与2016年相比,2020年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下降39.8%、死亡人数下降36.3%,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下降22.4%。
康复是预防和减轻残疾,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为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十三五”期间,国务院颁布了《残疾预防与残疾人康复条例》,印发了《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将残疾人康复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胡向阳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救助残疾儿童96.7万人(次),上千万残疾人得到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要求“制定实施残疾预防行动计划”。胡向阳透露,目前,中国残联正在协调有关部委研究制定2021-2025年的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
“我们将坚持政府主导、联防联控、人人尽责、共建共享,针对主要致残因素,继续实施专项行动,做好三级预防。同时,将采取措施进一步健全残疾预防工作体系,提升工作能力,增强全民残疾预防意识。”胡向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