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生活不香吗?”最近因为广东省广州市疫情紧张,00后陈晓默躲在学校哪儿都没有去,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在宿舍打游戏,她的舍友们几乎也是这种“单身”状态,提不起兴趣走出宿舍谈个恋爱。
近年来,我国生育率下降问题受到高度关注。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的结婚率自2013年开始下滑,结婚登记从2013年1347万对的历史高点持续下滑至2020年813万对。从不同省份的差异来看,经济越发达地区的结婚率越低。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结婚率仅为7.2‰,创下了近10年来新低。
近日,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开展专项民调,从婚姻、生育的观念和意愿变化,并从年龄、性别、收入等角度分析不同人群态度差异,电话随机访问了1000名广州市民。
66%的受访者赞同“如果没有合适的结婚对象,不结婚也挺好”的说法,72%的受访者认为“年轻人的‘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越来越淡薄”。
多数受访者表示,结婚已不是必然,更多人注重自我而不愿结婚,生育观念越来越淡薄。
“我喜欢他/她,但我现在不想结婚”“我还年轻,有比婚姻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去做”“我没有信心去维持一段稳定的婚姻关系”“结婚要买房、买车,我现在还没有钱,先脱贫、再脱单”……这是很多在广州打拼的年轻人的真实心态,他们并不着急结婚生子,更不把这个当成是人生的“必选项”。
此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早婚早育、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传统婚育观念已经成为历史。个人主义的婚育观正在取代旧有的家族主义婚育观。”
29岁的庄钦理是广州一名公务员,毕业后开始供着自己的房子,但他目前并没有考虑结婚生子的问题。他告诉记者,平时上班忙点,但是下了班到健身房,再回家做个饭,小日子平静而充实。“不想因为结婚后的繁琐事情,打破了这种美好。”他说。
在庄钦理看来,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年轻人确实不容易,哪怕毕业好多年都不一定供得起房子、车子,而结婚有个“不成文”的约定——有房有车,这也给步入老年的父母增加了负担。“为什么一定要有房有车才能结婚生子呢?”他的困惑也是大多数年轻人的困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注重追求个人自我生活,担忧孩子会影响未来生活而不愿生育。调查显示,对“越来越多年轻人享受现在的生活模式,认为生小孩后会失去原有生活”和“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求个人事业,认为生小孩后事业会受影响”,超半数受访市民表示“同意”,比例分别为54%和52%。
“我们两人的工资都贡献给补习机构了。”90后的吴霖霖和丈夫都在外企工作,有一对可爱的儿女。近日,三孩政策放开后,亲戚都游说他们,有这么好的经济条件,应该趁年轻要第三个孩子。他们俩异口同声、断然拒绝了。她感慨除了工作,带孩子才是最大的负担。各种补习班就是一笔不小的花销,一节课少则几百元,多则两三千元。他们经常憧憬,如果当初两个人不要孩子的话,那生活该有多自在和悠闲,也少了很多没必要的口角。
与生孩育儿相关的服务长期供应不足、收费贵,加上双职工家庭照顾孩子时间有限,老人照顾孩子累等育儿问题和成本压力不断加大,越来越多人不愿生育。
早在2013年,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就做过相关调查发现,近九成(89%)受访市民认为养育孩子的花费“贵”,超六成(67%)人对“多养孩子会降低家庭生活水平”而感到忧虑。尽管国家近年加大力度发展、规范托幼、托管等社会育儿服务,但在市民看来,育儿成本压力大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最新调查显示,对“由于养孩贵、成本大,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想生小孩”,超七成(76%)受访市民表示同意。分析发现,对育儿成本大影响着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生育,社会已有共识,不同年龄、不同收入水平的人表示“同意”上述说法的比例均在七成以上。可见,很多市民对育儿成本的忧虑已逐渐转变为现实,成为越来越多人不愿意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未来生育的主力军,年轻女性的“不婚”“少生”“不生”的观念更为突出,近年逐渐成为趋势。30岁及以下女性几乎一致赞同“如果没有合适的结婚对象,不结婚也挺好”,比例达93%,远高于年轻男性的66%。
对于许多“单身”女性来说,害怕“婚后复贫”“失去自由”“照顾巨婴”……原本,结婚是让两个人得到成长,相互陪伴和支撑。然而,在社会化进程中,结婚所付出的却大于其所带来的:丧失个人边界、极高的养育后代成本等。
与传统女性“以家庭、孩子为中心”的态度不同,年轻女性更多注重个人自我生活。
调查显示,年轻女性更认同“越来越多年轻人享受现在的生活模式,认为生小孩后会失去原有生活”和“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求个人事业,认为生小孩后事业会受影响”的说法,表示“同意”比例分别为68%和75%,较其他年龄段女性高出15个百分点左右。
结婚和生育息息相关,虽然影响年轻人生育的因素有很多。但在中国,结不结婚对生育率的影响是较为直接的。当下,高离婚率也让不少年轻人恐婚,导致了他们没有建立家庭的欲望。在专家看来,这是不正常的现象,甚至对社会来说是一件不容乐观的事情。(记者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