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炼化监管首次引入“民间力量”
发布时间:2020-07-31 15:38:00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王雪梅  点击:233次

核心阅读

 

引入民间监督机制,是山东对促进安全生产、控制过剩产能、加强监管的有益补充。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做到“查缺补漏”,让监管不是浮于表面,而是真正深入生产、排放、环保、纳税等各个环节,强化监管力度。

 

山东炼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产能置换需规范有序,“民间”监督力量或成为其重要推动力。

 

山东省发改委联合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日前印发《关于建立全省炼化行业违规建设行为公开举报制度的通知》,对增量和存量炼能开通举报渠道,涉及内容包括严控常减压、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延迟焦化等五类装置以及PX、乙烯、MDI产能的违法违规建设,同时提出对现有200万吨/年以下常减压装置的查漏举报。

 

近期山东省在严控炼化产能过剩、行业升级转型和推进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上不断加速布局。多位受访人士均指出,山东首次将举报方式引入产能监管体系,旨在落实严禁产能过剩和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要求,营造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坚决杜绝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凸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决心。

 

(文丨本报记者 渠沛然)

 

调动“第三方力量”

 

目前,山东多数炼化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装置手续齐全、油品升级、能耗、环保等方面已有大幅改善,但行业整体升级并不彻底。

 

“在此情况下,山东政府压力不小,一方面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确保企业在税费缴纳、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批发零售等方面不能蒙混过关。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对违规主体的严格处罚,有效控制炼油行业的产能扩张。”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庞广廉说。

 

“随着政府对炼油行业规范发展的要求愈发严格,通过‘第三方力量’获得大量举报线索,有利于专门机关履行职责,尤其是监督职责。”炼化行业某资深从业人员对记者说,“其实,以往监督组多次在山东检查,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企业只展示好的成果,待监督组离开后,我们经常在深夜还能接到投诉和举报电话,这些非官方的声音才是需要被重视和接受的。”上述资深从业人员说。

 

庞广廉认为,此次山东引入民间监督机制,是对促进安全生产、控制过剩产能、加强监管的有益补充。“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做到‘查缺补漏’,让监管不是浮于表面,而是真正深入生产、排放、环保、纳税等各个环节,强化监管力度。”庞广廉说。

 

安迅思中国能源研究总监李莉指出,引入举报机制后,将对部分地炼二次装置或轻烃加工等装置上马造成影响。同时,文件中并未提及对举报的鼓励措施,但举报一旦“盛行”,可能会对部分小型炼化企业正常运营产生影响,行业的集中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受访人士均表示,举报或使企业利益暂时受损,但长期来看,这不仅仅是控制产能的手段,更是行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助力转型升级

 

“山东炼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产能置换需规范有序,民间监督力量或成为其重要推动力。”上述某资深从业人员对记者说。

 

山东省人民政府网数据显示,作为地炼第一大省,山东目前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2.1亿吨/年,占全国原油总加工能力的28%。其中,地方炼油产能1.3亿吨/年,占全国地炼总产能的70%,全国炼油产能的17%。

 

然而,与其他省市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相比,山东“地炼”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存在抗风险能力差、产品结构单一、成品油比重大、化工品占比小等问题,加之南北众多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竞争,盈利能力大不如从前。

 

因此,今年以来,山东动作频频,不仅成立山东省能源规划发展研究中心石油天然气分中心,以加强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提升宏观运行形势分析和预警预测能力,并进一步构建完善能源高端智库建设,服务科学决策,加快推动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烟台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进入环评公示,整体向“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靠拢。

 

“随着国内一批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陆续上马以及跨国能源巨头布局市场,地炼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受到挤压,也严重制约了山东省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上述某资深从业人员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升级,需要规范行业运行并匹配新产能的投入,这就需要全方位加强监管,不能让落后产能成为拖后腿的‘漏网之鱼’,避免供需矛盾加剧和无序竞争。”

 

地炼新机遇已至

 

过剩产能疏解成效与关停和拆除落后产能密切相关。

 

以进口原油申报为例,申请资料审查严格,“没有关停、拆除落后装置的,坚决不允许使用进口原油;没有按要求淘汰足够规模落后能力的,严格控制用油数量;承诺淘汰等事项没有在规定时间兑现的,扣减用油数量或取消用油资质。”

 

从政策导向来看,浙江石化公司的成品油出口资格也可以看作是成品油出口资格放开的风向标。近年来,以恒力石化、浙江石化为代表的民营炼化一体化已投入运行。国内炼油化工企业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目前,山东地炼乃至国内炼油产能过剩问题愈发严重,过剩产能叠加新能源崛起引发的消费市场萎缩,导致成品油销售竞争日趋激烈。青岛海关统计分析处负责人张径舟表示,各自为战的传统模式和难以破解的资金困局,令山东部分地炼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居于下风,面临严峻考验。但挑战和机遇并存,山东地炼应在监管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有序发展并抓住目前低油价和民企再获成品油出口权的机会,冲出重围。

 

“转型升级的同时市场井然有序,才能使出口‘需求’被看见。新的机遇已经到来,希望地炼能够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庞广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