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知名能源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和IHS Markit相继发布2019年全球主流光伏逆变器企业出货量数据及排名。随着两家第三方数据的公布,国内逆变器行业数据的真实性再次引发争议:为何企业自行公布的数据与第三方数据间存在巨大差异?为何仅几家上榜企业的出货总量就已远超国内全年新增装机总量?是统计方式有别,还是企业蓄意虚报?
(文丨本报记者 姚金楠 李慧)
企业自报数据与第三方统计差异巨大
逆变器是光伏电站的核心部件,直接关系到电站的发电量、度电成本和使用寿命等,已成为衡量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上述两家海外咨询机构公布的出货量榜单,2019年全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排名前两位的是中国企业华为和阳光电源。
两家企业自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它们均在2019年实现了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1亿千瓦。其中,华为智能光伏业务副总裁刘志华在2月28日举行的华为智能光伏设计空中研讨会上表示,截至2019年底,华为逆变器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1.18亿千瓦;阳光电源则先于华为,在2019年12月10日举行了“出货超1亿千瓦”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成为全球首家突破1亿千瓦的逆变器企业。
然而,第三方咨询机构的统计却是另一番景象。在伍德麦肯兹发布的报告中,截至2019年底,华为逆变器的累计出货量不足1.1亿千瓦,与企业自报数据相差约800万千瓦。而在IHS Markit的统计中,这一数字则仅为8640万千瓦,差值高达3000万千瓦以上。而对于阳光电源,伍德麦肯兹指出,2012-2019年间,企业累计出货量约为7970万千瓦,IHS Markit的统计结果也与企业自报的“破亿千瓦”存在较大出入。
与此同时,根据伍德麦肯兹发布的前10名榜单,上榜5家中国企业的出货总量为6100万千瓦,已达2019年全国新增装机总量的2倍以上。“虽然2019年国内企业纷纷选择‘出海’谋生,但即便是叠加出口数据,如此巨大的差值也不得不让人怀疑。”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内逆变器企业出货数据的真实性一直广受质疑。“近几年虽有所好转,但始终处于一种‘混乱状态’。”
统计方式不一 数据存在“注水”空间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逆变器数据的“混乱”局面?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计算出货量的呢?
针对这些疑问,记者尝试联系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相关部门,但工作人员几经请示后回复记者:“公司内部觉得问题过于敏感,不适合发声。”
同时,记者联系了国内另一出货量居高的知名逆变器生产企业,该企业一位不愿具名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内部的计算方式很简单,就是以物流数据作为唯一依据,我们给到咨询机构的数据也是如此。只要我这边发货了,无论是发到海外还是国内,物流公司就会出单据。可能其他企业会有不同的统计方式,但我们只认物流。”
有知情人透露,除“物流”口径外,公司内部开具的发货证明、财务部门开出的收款发票等,都是企业统计出货量的常用方式,行业内并无相对统一的标准,难免“注水”,“有点水分大家都见怪不怪了,比如物流数据,其实也包含很多种。统计的是发货还是收货?物流的周期有多长?发出货后有没有退货?退货后是不再发了还是需要补发?这里面也‘大有文章’。”
此外,上述企业负责人指出:“我们的货有直接发给客户的,但是从发货到最终安装成功再到并网,怎么也要有1-2个月的工期,这个时间差就可能导致发货量和装机量之间存在差异。此外,出货中也有一部分是发到授权的经销商、代理商。他们会有一定的囤货,这都是正常现象,特别是一些省级代理,不可能等客户下单了再订货,必须有一定的库存。这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
伍德麦肯兹分析师Lindsay Cherry表示,机构对逆变器出货量数据的采集主要来自每年对供货商的调查、公开资料和项目数据库及出口数据的记录,同时与利益相关各方的谈话、采访内容也会作为参考。Lindsay Cherry强调,如有必要,统计过程中还会基于市场情况进行一些估算。
“但目前除了请供货商自愿配合出货数据调查、提供出货量数据以外,几乎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来收集更为全面的信息。”IHS Markit分析师则透露,除常规统计方式外,IHS Markit还会通过对光伏电站并网数据的估算和预测,交叉核对逆变器企业提供的出货数据。
大量“黑电站”致数据相差悬殊
“通过并网量去核对,这可能是企业和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出现偏差的关键原因。”上述知情人向记者透露,其中一个巨大的缺口便来自“不计其数的‘黑电站’”。所谓“黑电站”是指未经正规手续进行备案、审批,企业自行建设的不在国家规划指标范围内的光伏电站。
“你知道国内有多少‘黑电站’吗?数量多到不可想象。特别是早些年,大家都想着先建起来再说,要是等指标下来、手续齐全再去建设,再去争取补贴,那黄花菜都凉了。不要以为这是少数情况,其实非常普遍,很多在行业里鼎鼎有名的大企业其实手里都有很多‘黑电站’。国外的咨询机构都不理解,没有国家的指标企业怎么能私自建呢?但事实上,国内就是这样。这时候生产企业把逆变器发出去了,但是在计算并网量的时候又没有计入,在类似IHS Markit这样的海外机构统计时,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值。”该知情人告诉记者,就在不久前,国内某知名逆变器企业向宁夏某光伏项目供货60万千瓦,但最终仅有20万千瓦拿到国家指标成功并网。“企业签订的合同、物流发货的单据显示的都是60万千瓦,但实际上得到正规并网手续的只有20万千瓦。IHS Markit就只认可20万千瓦。这种现象非常多,而且很多都是大企业所为。”
销量数据正逐步丧失参考价值
“逆变器行业的出货数据非常乱,经常被吐槽,各企业间归根结底是竞争关系。”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宣传与对外联络部副主任戴思源坦言,逆变器生产企业虚报出货量的情况客观存在。
戴思源指出,企业的直接目的往往是希望搏一个好的排名,树立一个强势的形象。此外,出于商业性的考虑,很多细分产品的出货数据往往也会影响目标客户的集采倾向。“出货数据不仅仅包括总体的出货量,通常还有细分的某一类产品的出货数据。比如企业会告诉客户去年我们1500V的产品出了多少货、在行业内排在什么样的位置,目标客户在选购产品时可能就会有所参考。但这个数据是不是准确,参考价值又有多大呢?这就需要客户自行判断了。”
从更广泛的行业影响来看,戴思源坦言,虽然出货量并不代表装机量,但二者却天然存在很强的关联关系。目前,由于数据准确性、真实性存疑,逆变器出货数据对于整个行业的参考价值已经大打折扣。“因为知道其中的各种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行业分析、整体趋势判断预测的时候,逆变器行业数据已经参考得非常少了。我们会选择多晶硅、组件这些比较规范的行业数据,甚至会衡量背板、胶膜、玻璃等辅材数据,也不会太多考虑逆变器的因素了,最多会在结论形成后做一个简单的反推,仅此而已。”
评论丨数据造假无异于饮鸩止渴
文丨本报评论员
出货量,顾名思义是指企业卖出货物的数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明了的指标,却在国内光伏逆变器企业手中乱成了一团麻。
例如,近年来国内企业自报的出货量数据大幅高于第三方咨询机构,仅前5大企业数据之和就已是国内新增装机规模2倍还多。逆变器出货量数据的此般异象,一度引来行业人士调侃——“这逆变器是卖到火星上去了吗?”
对企业而言,出货量如同业绩“晴雨表”,往往窥一斑可见全貌。对整个光伏行业而言,逆变器作为光伏电站关键部件之一,是衡量光伏产业发展水平、研判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参考。但当前出货量数据却乱象丛生,其行业“风向标”的作用无从体现,甚至出现了研究机构不再将其视为重要参考指标的情况。逆变器数据继续错乱下去,势必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亟需止乱纠偏、回到正轨。
理性分析不难发现,统计口径不一是各方数据差异的重要因素。例如,在统计数据采样方面,有的国内企业采用物流凭证,有的使用公司内部出货单据,还有的选择财务发票底单。国内企业的统计方式五花八门,国外知名咨询机构的统计口径也是各不相同,统计结果自然大相径庭。
标准缺失导致数据差异本无可厚非,但动辄上千万千瓦甚至数千万千瓦的巨大规模落差,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径不一”就能解释清楚的。要知道,即便是对于出货量排名全球前两位的企业,“千万千瓦级”的装机,也均已相当于两家企业多年来累计出货量的三成左右。在此背景下,简单地将巨大体量差异归咎于统计口径不一,恐怕很难令人信服。
行内人最了解行业。事实上,近年来行业内针对逆变器数据的质疑,并未指向统计口径合理与否,而是指向了企业数据的真实性。“数据造假”似乎已成业内潜规则。
在设备制造领域,“数据造假”并非稀有之事。无论是设备性能指标,还是产品销量数据,“数据造假”的新闻屡见报端。企业虚报销量数据,无非是想博一个更靠前的榜单排名、赢一个更亮眼的行业地位、赚一个更讨喜的客户口碑。但这只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诚信犹如一道阻隔着熊熊烈火的防火墙,一旦被人为撕开一道口子,不正之风便会趁虚而入,最终引火自焚。如果出货量数据注了水、掺了假,企业又如何让客户相信其产品在其他环节不会有“造假”问题。人无信不立,世界上也不曾出现过即使失信依然越做越大的企业先例。“数据造假”无异于饮鸩止渴,至多能让失信企业侥幸偷得一时之利,但注定不会长久,得不偿失。
纵观全球光伏逆变器企业的市场表现,头顶“光伏大国”“光伏强国”的光环,中国企业的硬实力已赢得世界广泛认可。在几大权威第三方咨询公司的统计中,出货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已占据半壁江山。大企业就该有大企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这样的大好背景下,站在中国光伏即将实现平价上网的重要关口,国内逆变器制造商更应摒弃通过操纵数据追逐虚名的“歪风邪气”,对弄虚作假大声说“不”。
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如何通过技术优化升级提升整个电站的发电量,如何让电站在全生命周期获得更高的收益,如何为电站的后期运行和维护提供更智能、更稳定的支撑,如何在平价上网的“后补贴”时代打造自己独有的竞争力,这些才是中国逆变器企业需要聚精会神思考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