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记者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获悉,该院张克让教授团队揭示了炎性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及其免疫调控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是被广泛接受的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前,针对单胺类神经递质学说研发的一线抗抑郁药物如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五羟色胺及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仅对三分之二的抑郁症患者有效,其余三分之一的抑郁症患者疗效欠佳。
现有研究发现,这部分疗效欠佳的抑郁症患者外周血和中枢炎性因子水平升高,且抗炎药物可显著改善疗效,故推测这类患者的发病与机体炎性反应密切相关,该亚型抑郁症也被称为炎性抑郁症。
为解决当前一线抗抑郁药物对炎性抑郁症疗效不佳的现状,研究人员首先在临床试验中根据外周血C-反应蛋白浓度,将抑郁症患者分为炎性抑郁症组和非炎性抑郁症组。通过16s rRNA和宏基因测序发现,炎性抑郁症患者肠道中促炎菌升高,而与丁酸盐代谢有关的抑炎菌降低。对此,研究人员进一步利用炎性因子蛋白芯片、免疫组化检测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肠黏膜,发现炎性抑郁症患者肠黏膜中部分炎性标志物升高,肠黏膜通透性指标降低。
为进一步明确肠道菌群与炎性抑郁症的因果关系及机制,研究团队通过粪菌移植成功构建炎性抑郁小鼠模型。研究人员介绍,在实验中通过给炎性抑郁小鼠模型补充产丁酸的抗炎菌,发现小鼠肠道菌群趋于正常,外周血、肠黏膜和脑组织中炎性指标均下降,小鼠抑郁样行为明显减轻。
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结果提示紊乱的肠道菌群可通过激活TLR-4和NLRP3炎性小体通路诱发炎性抑郁症,为炎性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