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需要我们拿着皮尺,一步步量,现在无人机飞一圈什么都清楚了。”日前,科技日报记者随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进行时”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山东省临沂市。在郯庐断裂带活动断层临沂左山调查点,山东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王志才告诉记者,活动断裂带区域是主要的强震发生场所。近年来,随着活动断层探测、普查手段的不断更新,高精度的普查结果带来高质量地震安全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郯庐断裂带全称为“郯城—庐江断裂带”,其向北穿过渤海一直延伸至东北并进入俄罗斯境内,向南延伸至长江,全长2400余公里。在山东陆地范围内,这条断裂带被称为沂沭断裂带,是山东省内最主要的活动构造带。据史料记载,位于该断裂带上的莒县至郯城间曾在1668年发生郯城8.5级大地震。
“存在地震风险并不可怕,但不知道风险在哪才是最可怕的。”山东省地震局一级巡视员晁洪太告诉记者,过去由于科技手段有限,对郯庐断裂带活动断层研究不充分,具体风险源也没有摸清,只能显著提升当地抗震设防要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也影响了一些重大工程项目的落地引进。
近年来,一系列高精尖科技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活动断层探测、普查。在活动断层出露区,研究人员可利用遥感卫星、航空影像和无人机摄影,以及野外地震地质考察、探槽古地震等方法开展研究;对于隐伏区,则主要采用高精度地震勘探、地质钻探等方法。随着活动断层探测、普查手段的广泛应用,学界对郯庐断裂带的研究逐步深入,研究结论也更加清晰明确。
查明活动断层的定量活动参数,科学评价其危险性,为城镇规划、城乡建设等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科科长王伟告诉记者:“过去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对于区域内的地震风险,只能进行较为模糊的表述。但在10月底批复的《临沂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我们对于各区域内的地震风险已经可以进行非常明确的描述了。”
高质量的地震安全服务不仅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重大工程项目选址提供了有力支撑。据介绍,对于郯庐断裂带活动断层的探测评价工作,为胶(州)新(沂)铁路、京沪二通道潍宿高铁临沂段的规划选线提供了详细的沿线断裂带分布情况。在充分认知风险、规避风险的基础上,一系列重大工程相继顺利落地,有力支撑了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