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气候适应与恢复力”主题边会在阿联酋迪拜召开。会议邀请了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气候适应与恢复力的核心问题。
本场边会由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环境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共同申办。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环境专业委员会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科学解读,介绍了区域和全球尺度下气候变化适应和恢复的潜在途径,分析了历史和现有的解决方案,讨论了可大规模部署的气候变化适应解决方案,并从公平实践、多元知识整合和解决脆弱性等多个角度展示了潜在的气候恢复途径。
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董文杰教授在致辞时表示,气候变化这个热门话题的背后,是人类历史、现在和未来都要面对的气候适应与恢复力的巨大挑战。早在气候变化大讨论之前数万年,人类就已经开始学习如何适应环境,从非洲出发,走向全球。即使成功实现了碳达峰碳中和,气候适应的问题依然会存在。应尽早将气候适应和恢复力提上日程,集结全人类的智慧和各国的行动,共同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翟盘茂研究员交流分享了城市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解决方案。在当前全球变化以及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复合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防范难度也日益加大。翟盘茂强调,城市地区不仅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也是气候适应、减缓和可持续发展的主战场。增强城市地区对气候相关灾害的抵御能力和适应能力,对于应对日益加剧的气候极端风险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军和副研究员张文霞指出,过去半个多世纪,人为气溶胶的不均匀排放,通过影响对流层温度梯度,使欧亚大陆上空西风急流强度改变,主导亚洲高山区降水呈现“南干北湿”变化。但未来情景中,温室气体持续排放将有利于整个高原地区增温增湿;同时,受全球范围内包括亚洲地区的“清洁空气”(人为气溶胶的排放量减少)行动影响,二者将共同作用,促进喜马拉雅地区降水从当前的“变干”转为未来的“变湿”,使得亚洲高山区出现从“南干北湿”向“南北均湿”降水型变化的拐点,该变化关乎冰川水储量和生态环境、水资源分布等的变化,可为有效应对区域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参考。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张强弓研究员介绍了第三极冰冻圈的变化、影响以及应对策略。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变暖和黑碳排放增加导致第三极冰冻圈大幅退缩、积雪减少和冻土退化。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山地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并严重威胁了当地的水资源和生态系统。应采取措施降低黑碳排放,优化利用冰冻圈资源、建立灾害风险早期预警系统,以增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推动第三极冰冻圈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