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学,如何理性选择、避免盲从
发布时间:2025-01-07 20:21:3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1513次

“90后”湖州姑娘沈吉从英国毕业后回国创业,为家乡做贡献。新华社发

“90后”湖州姑娘沈吉从英国毕业后回国创业,为家乡做贡献。新华社发

为拓展柿子产业发展新途径,在陕西富平淡村镇,归国留学生王薇参与创建了一座柿酒酒庄。新华社发

为拓展柿子产业发展新途径,在陕西富平淡村镇,归国留学生王薇参与创建了一座柿酒酒庄。新华社发

重庆大学图书馆,大学生们正在读书学习。孙凯芳摄/光明图片

重庆大学图书馆,大学生们正在读书学习。孙凯芳摄/光明图片

【记者调查】

新年已至,不少海外院校的秋季申请开放时间接近尾声,有意向去海外深造的学子相继进入取舍offer、办理相关手续的阶段。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因门槛较低、学制较短、毕业通过率异常偏高等原因,部分地区、高校、项目的留学培养质量引发争议。2024年11月,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发布的《关于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加强审查的公告》称,由于硕士、博士学位认证数据出现显著异常,相关举报频繁,将对13所国外院校的相关认证申请加强审查。

面对当前留学中介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留学项目、目标院校培养水平良莠难辨的情况,拟出国深造的学生如何才能防范风险,规避含金量极低的“水硕”“水博”?对此类现象应当如何加强监管、合理引导,才能帮助学生做出理性选择?记者进行了采访。

1.“费用低”“耗时短”,成部分青年选择留学院校的主要考虑因素

2023年底,钱伟(化名)开启了在韩国某高校读设计学博士的生涯。“在国内考博、读博,对我来说难度太大,肯定拿不下来,但又很想拿一个博士学历。韩国这个项目虽然学不到什么真东西,但离家近,日常开销成本低,学费也不贵,就当走捷径吧。”

钱伟坦言,准备考研时经常看到社交网站推送的留学中介广告,心里悄悄萌发了“试一试”的念头。硕士毕业在京工作一年后,钱伟决定回家乡大连发展。“在老家那边,去高校任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至少需要博士学位。虽然在韩国读这个博含金量确实不如大部分国内学校,也比不上欧美,但毕竟容易毕业,耗时也短。在国内985、211院校读博的朋友,一般都得四五年才能毕业,而我只要两三年。”

正在泰国某大学读工商管理硕士的张华(化名)则坦言,留学是为了能读硕士而做出的“保底”选择:“当年我高考失利,只考进了一所二本院校。毕业前很想继续深造,可从那所学校考进211院校难度还是蛮大的。综合考虑后,我选择了留学泰国。吸引我的是,申请入学的难度比国内考研小,毕业也更容易些。而且,两年的学费才十几万块,坐飞机回趟国只要几百块钱,生活成本也不高。”问及培养质量如何,张华认为:“学校名气不大,美誉度的确不高,但认真学还是能学到东西的。”

两年多前从韩国某大学教育学博士毕业的郑达(化名),现回国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他的话语间带着些许庆幸:“听说现在韩国博士的认可度越来越低了。当时回国找工作算是运气好,‘赶趟’进了现在的工作单位。”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唐斌分析:“近年来,随着留学人数快速增加,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例如,一些国家的自费留学项目因水平低、门槛低,被戏称为‘水硕’‘水博’。选择这些项目的青年,大多是为了给就业增加筹码,而把学业精进放在了其次。”

2.“包装化”宣传、“刷学历”式招聘,培养“注水”背后存隐忧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留学中介机构的夸大和诱导式宣传、部分招聘单位“刷学历”式的需求导向,是促使“水硕”“水博”现象接连出现的重要原因。

“广告打得五花八门,各种项目被包装得非常‘高大上’,好像去留学就可以过上‘精英生活’。”钱伟表示,“自己被各种‘看起来很美’的广告所诱惑,但到了国外才发现,其实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

“身边有同学通过中介公司交学费时就被坑了。比如,我现在的学费是一年5万多元人民币,但有同学通过其他中介公司申请同一学校,却交了一年8万元的学费。”张华表示,“现在留学中介的门槛太低了,水平参差不齐。如果运气不好,被坑钱不说,还可能给你申请一个特别不好的学校,为了不错过申请季,你就只能硬着头皮去读。”

“一个留学项目明明只能打六七分,中介也会吹成十分,引导你去选择。”一位赴马来西亚的留学生透露了接受某留学中介服务的一段不愉快经历:“申请时,中介总说公立学校挂科率很高,不好毕业,让我去申请私立大学。后来我才发现,虽然一些公立学校对国际学生确实有‘压分’情况,但是只要不旷课、按时组队完成作业,就算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不高,通常也不会挂科。”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卢晓中表示,个别地方院校为了满足相关学科硕博士点提升教师博士比例的要求,把一些易于通过的留学项目视为教师“刷学历”的跳板,助长了盲目留学的趋势。“部分海外院校抓住了这种心理,在师资配备、培养投入上远弱于国内生源的同类项目,几乎成了为‘刷学历’而专设的‘水硕’‘水博’。”

记者注意到,自2021年9月以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留服中心”)先后发布了6个批次涉及40余所国外高校或其学历教育项目的审查公告。2023年,留服中心发布并开始施行《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证书在所属(在)国(地区)的被认可情况、证书相关课程的质量保障情况纳入留服中心应当核查并认定的”事项。《办法》还规定,相关课程设置和颁证要求如与国际、国内同类型学历学位存在差异,收到公众提供的反映相关院校或课程存在问题的线索,相关院校或课程认证数据出现异常的,留服中心可以启动加强审查相关程序。2025年1月起施行的学位法也明确要求,对境外教育机构颁发的学位证书的承认,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一些国家或地区非知名院校的硕博项目,通常被宣传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毕业,对渴望提升学历的学生来说,这似乎具有很大吸引力,实则存在诸多隐患。”唐斌分析,“一是存在学历不被认证的风险。近年来,国家对海外院校学历的认证程序日渐完善,若坚持到东南亚地区部分办学松散甚至已被留服中心预警的高校留学,很可能造成学历无法被认证的后果。尤其是一些不良留学中介为了追求利益,夸大某些项目的优势,隐瞒其弊端,或是许下‘保录取’‘100%就业’‘高额奖学金’等不切实际的承诺,或是伪造录取数据、就业数据来吸引客户,误导学生做出决定。二是存在学术能力不足,学生‘有证无能’的隐患。部分非知名院校对学生的学术训练、实践培养不够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使学生无法真正深入掌握专业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即使拿到了文凭成功入职,也往往是后劲不足,面对工作中的复杂问题和挑战缺乏解决能力,终会影响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3.警惕虚假宣传、把好认证关口,杜绝“水学历”

如何防范风险,引导学生合理选择留学路径?

唐斌建议,选择留学项目时,应从多渠道获取信息:递交申请阶段,应提前访问目标学校的官网,查看学校总体介绍、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力量、招生要求、学费等准确信息;密切关注教育部门、使领馆等官方机构发布的留学政策、签证要求等相关内容;可联系已经在目标学校或专业就读的学长学姐,了解他们真实的学习和生活感受;浏览专业留学论坛,查看他人分享的留学经验、学校评价、专业选择建议等。

“学生首先要从官方渠道获取信息,且多方求证,不能仅从中介机构单方面得知。”卢晓中提醒,为避免部分高校排名虽较靠前但个别留学项目“注水”的情况,可比较同类专业对该国国内学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甄别后再做选择。

记者注意到,前不久中央组织部、人社部、外交部、教育部等10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学人才回国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要规范留学回国人才学位学历认证,不断提高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专业化水平。

“最近,国家对海外留学所获学历学位的认证越来越严格,‘水学历’热度有所降温。接下来,须继续守好认证审查关口,加大学历学位认定审查力度,严格核查学生学位申请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用人单位应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采取多样化的人才评价标准,在招聘过程中,除了学历,还应重视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实习经历以及软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同时,人社等部门应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流程开展定期排查、不定期检查,防止部分单位为完成博士率指标而进行‘唯学历’式招聘。”唐斌分析。

部分专家表示,对留学行业的前端也要加强监管。唐斌提出,我国现行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已颁布多年,部分条款不再适用,亟须更新和完善。工商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等政府机构应进一步完善留学服务市场管理体系,对留学服务机构严格管理,细化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针对留学中介公司进入行业市场的资质严格把控,建立严格的审批流程,对申请企业的资质、信誉、专业能力等进行全面审查,对其业务质量严格监管。

“比如,可定期或不定期监察中介公司留学订单的毕业率、中留服认证率等各项指标。如发现异常,则对该中介公司进行预警;如业务质量始终较低,则依法依规吊销其营业执照。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唐斌补充道。(记者 周世祥 本报通讯员 芮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