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民族地区贫困村“村村连麦”
“我们有个大梦想,就是希望村村连麦、村村可乐、村村能美、村村致富。”
前不久,来自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朴东鹤、张宝誉、林明伦、孙铭鸿、唐强薇,在“村村麦”微信公众号发起倡议,以公益村播的方式,助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村整合流量资源,打造电商直播“带货”达人。
“我们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抓住电商‘带货’的机遇,帮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村村民打开新销路。”朴东鹤说,为此,他们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村村麦”Logo——麦克风长在麦子上,“就像麦子饱满的果实”。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朴东鹤跟同伴们的学习课程,也让这些“象牙塔”里的年轻学子开始关注更多社会现实问题,“特别是几个月来,农产品滞销、农业经济遇到冲击,我们一直在思考,能为此做些什么”。
另一方面,疫情期间,电商直播的巨大成效给他们带来了新思路: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电商直播或许大有可为。在孙铭鸿看来,电商时代,村民不能按照原有的经销模式,苦苦等待商家上门收购。
“有的村民没有直播‘带货’的意识,有的人有意识却缺少执行能力。我们都从事过学生工作,执行力强、效率高,希望能为少数民族地区村民出一分力”。于是,这5名志同道合的同学集结成团。
事实上,大家的动力和热情也源于他们过去的经历。研一暑假时,唐强薇和张宝誉曾赴少数民族县进行融媒体调研,感受到了民族融合的良好氛围。张宝誉和林明伦都曾参加过扶贫相关调研和培训,且有3名团队成员的家乡就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家都想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做一些事,“不仅是帮他们‘带货’,也有利于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播。”唐强薇说。
带着初步构想,同学们经常向学界、业界老师请教。大家的热情打动了该校广告系主任杨超和优客工场创新业务负责人项甜甜。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赵丽芳也加入“村村麦天团”微信群,为他们“撑腰”。
带着满满的信心和干劲踏入这个领域后,大家却发现自己只是个“小白”。比如,团队最开始的项目设定比较宽泛,除了供应链部分,几乎涉及方方面面。每周2-3次的线上会议使团队对电商“带货”行业有了真正的认识。于是,同学们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事无巨细地沟通,并经常跟老师交流。
经过一个多月的轮番打磨,“村村麦”团队终于找到力所能及的电商直播落点。“我们毕竟是学生,肯定不是做大局,要精准匹配少数民族村的需求。”唐强薇说。
据朴东鹤介绍,按照团队的规划,“村村麦”公益项目主要聚焦电商直播的两个方面:一是直播培训,将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村村民提供免费的专业培训课程,协助他们掌握直播技术来卖货;二是做MCN机构,提升品牌力,在包装“带货”主播的同时,对接流量资源。
在老师杨超看来,“这个项目不只是点对点的帮扶,更是可复制、逻辑合理、能够让更多人受益的模式,可行性非常高。”
4月30日倡议书首发当晚,“村村麦”微信公众号后台的留言区十分热闹。“作为民大校友,我希望可以参加你们的扶贫攻坚项目,我觉得很有意义。”“我是挂职干部,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有机会能不能合作电商推广?”“我是农民,我能加入吗?”……看到大家的留言后,张宝誉感慨:“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感觉自己真的能做一些事情了。”
发出倡议书一周内,“村村麦”团队梳理出30多条对接信息。然而,与大家熟悉的校园环境不同,“村村麦”项目在推广过程中,要与大量社会人士打交道。对他们来说,推广的过程是一次全方位的考验。一次,团队的一名成员甚至被对方问到“卡壳”。
为了“不让这样的情况再发生”,同学们开始“恶补”与人沟通的方法。指导老师的建议点醒了他们,“其实不需要多么高超的沟通技巧,只要真心实意和别人聊,把项目讲清楚就好”。
随着前期资源整合工作的继续,5名同学达成共识,“按照资源整理表一点点填,有问题记录下来,能回答的立刻解决,不能回答的小组讨论之后再给对方答案。”
现在,团队已经成功对接贵州、云南、新疆、内蒙古、广西的十几个村落,少数民族地区产品形态多样,“像是手工艺品、农产品等,可挖掘的东西很多。还有地方提出,能不能帮他们做旅游宣传。”朴东鹤说。
每天上网课的同时兼顾项目,对“村村麦”团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孙铭鸿表示,“我们已经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张宝誉则相信,人的潜能就像弹簧,压力越大收获就越大。
最近,“村村麦”团队准备尝试变身“带货”主播。有了亲身经验后,再教村民怎么当主播。
谈及今年的小目标,他们计划实地调研前期对接的少数民族贫困村,“扎扎实实做出5个村的效果”。(见习记者 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