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站起了一个个“焦裕禄”
发布时间:2020-07-06 15:07: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杨晓冉  点击:389次

  兰考成片成片的泡桐树。
  张中利摄

  “兰考”两个字,有着特殊分量。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旗)里,豫东兰考的知名度,一骑绝尘,远超绝大部分县市。

  它一度是穷困苦瘠的代名词。听到“兰考”,就会想到“吃不饱”“逃荒”,想到“风沙、内涝、盐碱”三害。那是几代人的刻骨记忆。时光流转,谁又能想到:而今的兰考,不但全县脱了贫,还是河南省首批15个森林城市之一。

  夏至前夕,记者来到黄河岸边的兰考,只见绿树成荫,农桐间作,林茂粮丰。为祸数百年之久的“三害”,早已寻不到踪影。

  从风沙之地到森林城市,兰考的生态治理传奇,是如何发生的?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962年。那年,兰考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县城火车站挤满外出逃荒的灾民。最苦最难之时、纷飞大雪之中,一个身影出现了。

  他就是焦裕禄书记。在兰考工作的短短475天里,焦裕禄同全县干群一起,摸清了“三害”的脾气,找到了治理的路子,改变了兰考的面貌。靠着一辆自行车,一双铁脚板,他对兰考所有的风口、沙丘和河渠逐个丈量、编号、绘图,吃准了“三害”演变的特点和趋势。

  “沙区没有林,有地不养人;造林防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焦裕禄带领全县人民,开始了史无前例、规模浩大的治沙种树行动。这些树中,泡桐最多。自此,在平原沙区,“农桐间作”治理模式,横空出世,造福至今。

  风沙小了,生态好了,庄稼丰收。慢慢地,兰考人不再拿着“饭碗棍子袄”外出要饭。更重要的是,战胜“三害”的兰考人,精神上立起来了。“只要干,一定能在困难面前闯出一条路来!”

  因为治“三害”,更因为焦裕禄“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那股拼劲”,红色兰考扑面而来,成为许多人心中圣地。

  沙患已除,穷根要拔。荒凉给人诅咒,也给人意外馈赠。防风固沙种下的行行泡桐,开着白紫色喇叭状花朵,香甜了一片片田野,也给农人直接带来财富。

  “这是县里万亩桐林,也是致富林。”在“民族乐器村”堌阳镇徐场村,当地干部介绍,泡桐刨成板,过去做风箱,现在制乐器。“一块泡桐板卖十几块钱,可做出来的乐器,竟能卖到三四千块甚至上万块。”河南中州民族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代胜民感慨。

  目前,兰考年产民族乐器70万把(台),产值近20亿元,解决上万人就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至理要言,因为泡桐树的故事,在兰考县有了真切直观的表达。

  东坝头镇张庄村远近闻名。那里是焦裕禄当年找到防治风沙良策,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在张庄采访时,当地群众介绍,村部会议室里,靠墙居中的那把凳子,是习近平总书记坐过的。2014年3月,总书记到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程前往张庄考察。

  和群众坐一条凳子,跟群众一起想法子,这是共产党人的传承。黄河在东坝头拐了最后一个弯,1855年,它在这儿附近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了现行河道。1952年,毛泽东到这儿视察黄河时指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67年后的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迎来新的机遇。兰考人看到了这一点。

  面对新的国家战略,兰考自我加压。记者采访时,一个深切感受是,当地干群,无不脚踩风火轮一般工作着。目前,兰考正主动与黄委会规划院对接。他们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规划上走在前列。

  兰考计划,加快沿黄绿色廊道建设,完成“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建立长效机制,逐步恢复黄河滩区原有湿地生态环境。

  兰考人有多爱生态保护?仅以近年种树为例。

  连续4年,兰考冬春两季造林15万亩,植树近3000万株。而今,林木覆盖率达30.15%,全方位提升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不但改善了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还实现绿色贯通城乡,生态成果共享。

  “红色的兰考,正向生态兰考、森林兰考快速迈进”。这句话,写进了兰考官方文件。

  在荒凉中逆袭,在奋斗中崛起。

  兰考人答出了精彩的治理卷子。

  兰考的样子,很河南,很中国。

本报记者  陈振凯  石  畅  人民网河南频道  时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