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升级,赋能结核病防治
发布时间:2024-03-30 20:57:57  来源:人民网  作者:admin  点击:1984次

  作为世界上古老的传染病之一,结核病至今仍然是困扰全球的顽疾。近日,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办的“技术升级,加速我国终结结核流行进程”主题沙龙在北京举行。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赵雁林在会上表示,我国要实现终结结核流行的目标,须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可及性,阻断结核病在人之间的传播,采取“主动发现+预防性治疗”,包括引入新工具、新诊断技术、新疫苗、新药物等。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有106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我国新发结核病患者人数约为74.8万。事实上,在多年的努力下,我国结核病防控已取得突出成绩,每年有70%—80%的新发病例得到确诊,对药物敏感的结核病患者治愈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然而,全球实现终止结核病目标仍任重道远。

  结核病为慢性传染病,感染后不一定立即发病。与许多国家一样,“因症就诊”是当前我国结核病患者发现的主要方式。数据显示,全球至少有40%的结核病例未能被诊断。未就诊患者导致的结核病传播,占结核病社区传播的70%。

  “目前结核病防治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早期发现,结核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约20%的疑似病例没有症状。”赵雁林说,结核病防治工作应“关口前移”,须尽早发现高危人群,即活动性结核病人和亚临床期结核病人(体内有病变但临床没有表现),并对其在社区中的传播加以干预阻断,进而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技术进步使结核病防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江苏省疾控中心慢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竺丽梅介绍,2021年,江苏建立了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省内所有公立医院和部分民营医院的所有影像资料都上传到该平台,从而实现影像资料统一存储、质控和调阅。2023年底,江苏将人工智能阅片系统装在该平台上,未来有望在全省范围内,通过人工智能辅助阅片,实现包括肺结核在内的肺部疾病早发现。

  新技术的应用让耐药结核患者也能更早被发现。竺丽梅介绍,2019年,江苏所有市级、县级定点医院都配备了耐药分子生物学检测设备。今年,江苏为20个社区配备了耐药分子生物学检测设备,所有结核门诊的疑似结核病患者都可免费获得这一快速而准确的检测。江苏省卫健委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结核病发病率22.8/10万,是我国结核病发病率最低的省份之一,耐药结核病患者成功治疗率达85.6%。

  在云南省,信息化手段让患者免去了奔波于各医疗机构之苦,大大降低了患者经济负担。云南省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所所长许琳介绍,依托基本公共卫生管理系统,云南将结核病患者筛查路径和结果联通起来,各医疗机构通过该系统都能看到患者情况。为提高诊断准确性,云南把快速诊断技术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2020年,云南省市县区级的医疗机构实现了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全覆盖。

  “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研发了一系列新诊断技术,耐药结核病诊断时间由过去的两到三周缩短到四到六小时。”赵雁林介绍,目前中国结核防治领域推行三大行动,分别是结核病患者关爱行动、无结核社区行动和全社会动员行动。其中,无结核社区指常住人口的结核发病率低于10/10万。

  “全国现在已有400个区县开展了无结核社区行动,在主动筛查+预防性治疗综合措施情况下,有望在3—5年时间内,使结核病发病率降低50%—90%。”赵雁林说,未来,希望从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扩展,从无结核社区到无结核区县、无结核地市、无结核省,乃至我国实现终结结核流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