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届反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大会日前召开,本次大会上,北京协和医院教授李太生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入选壁报,并在专题讨论上进行了汇报和讨论。该项研究表明,以中药雷公藤多苷改构研制的国家Ⅰ类新药羟基雷公藤内酯醇,可有效抑制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的恒河猴的异常免疫激活。换句话说,研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上证明,雷公藤改构创新药物可改善艾滋病患者治疗后仍存在的免疫重建不全问题。
李太生教授团队的刘晓笙博士与入选壁报合影。受访团队供图
据了解,“鸡尾酒疗法”可对艾滋病患者体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产生抑制作用,但仍有20%至30%的感染者虽然达到了长期病毒学抑制,却无法获得足够的免疫细胞,如难以恢复CD4+T细胞数量。这类患者的免疫状态被称为免疫重建不全或免疫无应答。出现免疫重建不全的患者,其发生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非艾滋病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
李太生团队长期致力于药物的筛选工作,通过改构雷公藤活性提取物,团队研制出创新药物羟基雷公藤内酯醇,并使用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的恒河猴来模拟HIV感染者,验证这一创新药物的疗效。
结果显示,羟基雷公藤内酯醇能够显著缓解染病猴子体内CD8+T细胞激活比例。进一步的体外细胞实验证实,该药物在抑制人类CD4+T细胞和CD8+T细胞增殖、活化、耗竭和产生干扰素γ方面有效。相关研究成果已经于近期发表于《国际免疫药理学》。
该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上向全球学者呈现了HIV感染者免疫重建的“协和方案”,引起讨论和关注。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期间持续免疫激活和炎症”专场中,主持专家、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FrankMaldarelli教授及其他与会专家,对刘晓笙博士所汇报的HIV免疫重建不全治疗研究进展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目前,从临床前到临床,从体外到动物、到人体,团队对羟基雷公藤内酯醇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类化学新药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循证医学证据链。有关专家表示,期待未来能有进一步扩大样本的研究探讨以及更为细致的机制研究,为HIV感染者提供改善免疫重建不全的更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