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外,警惕一场“谣言流行病”
发布时间:2020-06-09 16:2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方云伟  点击:254次

消毒水、漂白剂、可卡因是新冠肺炎的救命药?多吃大蒜有利于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是5G无线技术的衍生品,甚或是一场政治恶作剧?

  以上内容听起来挺可笑,可这些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真实存在的谣言和虚假信息。在疫情战役打响时,另一场与信息有关的战争也在同时进行。

  4月27日,一位加拿大学者在《Nature》上发文称,一些世界知名大学和医院的综合健康中心都在提供五花八门的错误新冠肺炎治疗法,比如“灵媒疗法”“顺势疗法”“整体整疗”……他呼吁大众应提高辨识能力,专业人士更应与伪科学的斗争到底。

  其实早在今年2月中旬,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就在一次会议上表示:“我们不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在与一种信息流行病作斗争。它的蔓延速度比病毒更快、渗透更容易。”

  随着疫情的发展,尽管这些伪科学“伪”得五花八门,但相信的大有人在。所谓“病急乱投医”,当事件超出自己的控制范围时,人们总是倾向于寻找事件的替代性解释来减轻心理负担,阴谋论和错误信息很容易填补这种信息的真空。

  当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时,没人知道威胁何时会消退。美国媒体《华盛顿邮报》评论认为,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阴谋论比其他重大事件和公共卫生危机的阴谋论更为集中、传播面广且更易引起恐慌。

  如今,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依赖各种各样的在线资源和网络平台来获取新闻和信息。2012年,有机构在美国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是从社交媒体获取新闻的。5年之内,这一比例猛增至51%。

  而在新冠肺炎疫情迫令许多人居家隔离时,大家对在线信息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剧。在一些观点相似者集中的社区中,相比权威人士和专家的信息,人们更愿意接受与他们想法一致或更具亲和力的内容生产者。

  牛津大学路透社新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4月发布一项研究,该研究抽取有关新冠肺炎疫情假消息的样本中,88%出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其余的出现在电视、新闻出版物上或其他网站。“由政客、名人和其他知名公众人物传播的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上的公众参与度达总量的69%,即使他们的言论仅占研究样本的20%。

  4月底,YouTube删除了几个已广为流传的视频,其中一个视频包含对两位美国加利福尼亚医生的采访,他们说冠状病毒的危害性不如普通流感那么严重。在被剪辑加工后,这个视频已经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甚至被一些公众人物转推。

  当一些不负责任的专家和一些社交媒体平台大V合谋,以所谓的“公开采访”或“纪录片”形式来宣传自己的理论时,就容易形成网络世界所谓的“回声室效应”。即人们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听到无数遍相似但可能被扭曲的重复信息,会误以为这就是事实的全部。

  Twitter上有7840万订阅者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曾在该平台上多次公开称强紫外线、消毒剂以及抗疟疾药物羟氯喹或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导致许多民众误信并囤积药物,甚至有一对夫妇误食鱼类用羟氯喹而死亡。

  新冠肺炎疫情信息的搅局者,还有卷土重来的反疫苗运动倡议者。目前新冠肺炎疫苗尚未研发成功,但在4月美国一个反疫苗接种组织领袖接受一个YouTube播主的“独家专访”,花了两小时大谈特谈接种疫苗的危害,他此前是“注射疫苗导致自闭症”理论的鼓吹者。不到两日,视频观看次数已达50多万。

  5月初,在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体上疯传一部名叫《瘟疫大计划(Plandemic)》的“伪纪录片”,试图让人们相信疫苗是一种威胁,而不是为了拯救生命。

  反疫苗运动由来已久。乔治·华盛顿大学研究员认为,Facebook上支持疫苗的信息大多在有着相似观点的群体内分享,而反对疫苗的页面则更主动地接触尚未表明观点的多样化人群,这种强弱对比容易影响持中立态度的人们。

  打击“谣言流行病”,是一场持久而艰巨的战争。如何让权威声音能在信息过载的网络平台“良币驱逐劣币”,世卫组织与社交网络正在通过官方行动来努力。

  世卫组织成立了一个叫“谣言终结者(mythbusters)”的团队,与Facebook、Google、腾讯、Twitter、YouTube等网络公司合作,以对抗谣言的传播。当人们在这些网站上查找新冠肺炎相关搜索词时,系统会自动弹出导向世卫组织的可靠页面链接,为迷茫的人指引道路。

  Google宣布将成立一个24小时的事件响应小组,来清除搜索结果和YouTube、Google地图以及广告中的错误信息。YouTube出台了具体政策,禁止质疑这种疾病的传播或存在、推广未经证实的疗法或鼓励人们忽略官方指导的视频传播。

  Twitter自3月起就宣布将删除“可能会对民众健康或福祉带来直接风险”的疫情相关推文。又在5月11日宣布将对有一定误导性但未达到删除标准的推文添加“警告”标签。Facebook改进了人工智能审查的算法,以便能更快速、准确地识别与新冠肺炎相关的错误信息和伪装下的仇恨言论。该公司表示,已经在9000万条内容上贴了警告标签。

  尽管这些社交网络作出了打击谣言的姿态,但一些研究者认为效果依然是杯水车薪。根据英国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打击网络仇恨中心”最新一项报告,他们的志愿者从4月20日至5月26日向Facebook和Twitter报告了649个有误导信息的帖子,包括宣传错误的治疗方法、反对疫苗和有关5G的阴谋论。然而报告称如今90%的内容仍然在线可见,没有任何警告标志。

  如何能擦亮人们的双眼,阻止谣言、阴谋论满天飞,也许仅靠官方努力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美国全国广播公司(CNBC)采访的多名专家建议,当您明辨是非,但发现身边的家人或朋友被谣言蒙蔽,也许相比义正辞严地公开谴责,不如尝试用更灵活的沟通方法,比如发送私人消息提醒、用通俗易懂的科学话语和更富人情味的故事进行劝说。

  而更重要的是:不要放弃沟通,即使你不能说服所有人。(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