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湿地保护修复贡献中国智慧
发布时间:2022-11-15 13:05:49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4150次

  30年来,我国实施了3个五年期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指定了64处国际重要湿地,13座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完成了41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建成国家湿地公园901个,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达360万公顷。

  ◎本报记者 吴纯新

  11月5日至13日,中国武汉迎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湿地大会)。一幅幅碧水青山、生态和美的壮丽画卷也在中国的神州大地徐徐展开。从高原湿地到沿海红树林,从塞北绿洲到江南水乡,中国不同类型的湿地,如同一颗颗闪亮的宝石,点缀着蓝色星球。

  伴随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全球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湿地,面临着保护与修复的挑战和机遇。而科技在湿地保护与修复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在本次湿地大会上,发力湿地生态保护,强化科技支撑,已成为与会者的共识。

  “地球之肾”面临不可承受之重

  湿地、森林与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并被称为“地球之肾”。它们是生命的摇篮,也是物种宝库,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储洪防旱、调节气候、储碳固碳等多种生态功能。

  保护湿地健康,维持湿地功能,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修课题。

  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农业、水、环境研究所教授科林·麦克斯韦·芬列森介绍,根据《湿地公约》的定义,沼泽地、湿草地、碱草地、泥炭地或水域,无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造的;无论是永久的还是暂时的;不管是静态的水还是流动的水;不管淡水、咸水或介于两者之间的水,只要水域的深度低潮时不超过6米,即可定义为湿地。包扩12种滨海和海洋类型,20种密度类型和10种人造湿地类型。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可助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升湿地管理水平,能带来健康食物和水资源安全等方面的有效利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说,湿地生态系统涵盖并兼容陆地与水域,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在帮助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削减污染这三大全球环境危机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然而,人类活动给湿地带来了不利影响。盲目开垦导致天然湿地数量和面积缩减,过度捕捞和采集湿地的生物资源,过多的污染物排入湿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都会导致湿地生态功能明显衰退和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损害。因此,湿地保护现状并不乐观。

  去年12月,《湿地公约》秘书处发布一份全球湿地展望报告并提出警告,1970年以来全球湿地面积减少了35%,消失速度是森林消失速度的3倍,超过四分之一的湿地物种遭遇灭绝的风险。

  人类活动尤其是农业开发,是造成湿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超过半数的国际重要湿地遭到农业用地破坏。同时,城市化进程是城市周边湿地萎缩或消失的主因。

  涂瑞和认为,中国湿地种类齐全,湿地数量位于世界前列,具有全球保护意义。从国情出发,要取得同等保护成就,就得比多数国家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也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历程的一个缩影。

  “中国模式”助力全球湿地保护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说,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我国湿地保护经历了摸清家底、抢救性保护、全面保护3个阶段,实现了湿地保护事业的历史性飞跃。中国湿地保护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形成湿地保护的“中国模式”。

  30年来,我国逐步建立湿地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法律法规体系、调查监测体系,实施了3个五年期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指定了64处国际重要湿地,13座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完成了41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建成国家湿地公园901个,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达360万公顷。

  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以下简称《湿地保护法》)开始施行,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标志着中国湿地保护进入法治新时代。

  《湿地保护法》正式确立了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制度,使国务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和各省(区、市)20余年来开展的湿地分级管理工作在法律层面得到确认,湿地分级管理工作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按照生态区位、面积以及维护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程度,将湿地分为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重要湿地包括国家重要湿地和省级重要湿地,重要湿地以外的湿地为一般湿地。重要湿地依法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据介绍,我国现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省级重要湿地1021处。

  “湿地保护分级管理有利于实现湿地保护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双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副院长张明祥教授表示,中国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对全球具有借鉴意义。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院副院长刘道平介绍,2019年到2022年,连续4年发布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表明,我国国际重要湿地面积有所增长,水质进一步改善,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提高。

  本次湿地大会上,《湿地保护法》已被翻译成英文,向世界各国代表及湿地保护领域的专家,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湿地保护的范本。

  合力攻关让科技赋能生态进步

  “遥感调查技术、湖泊沉积物及污染信息获取技术、湖泊关键原位采样与快速测定技术等技术的应用,以及中国湖泊基础数据库的逐步构建,为湖泊治理保护精准施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说。

  湿地保护和恢复,离不开科技引领支撑。“十三五”以来,科技部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投入约1.2亿研发经费,围绕湿地保护修复,部署实施多个重点研发项目,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湿地生态保护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助力。

  武汉是以科技支撑湿地保护和修复的典型代表。作为《湿地公约》第二批认证的国际湿地城市,武汉境内有165条河流、166个湖泊,湿地面积占全市面积的89%。武汉湿地保护修复任务重、难点多,但科技却在保护修复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湖北省林业局副局长、研究员宋丛文介绍,他们对武汉市不同湿地类型和不同生态功能的湿地,开展了保护与修复的试点研究,取得一系列科技成果并进行了推广。同时,他们对武汉市的湿地开展定位观测和全面监测,建立了湿地感知系统。

  “我们还将在研制、研发湿地保护修复的工程技术标准体系上下功夫。”宋丛文说,湖北设有湿地基金,以吸引社会力量支持湿地的科研工作。

  在11月12日湿地大会举办的科技支撑生态保护及国际履约论坛上,与会的国际组织代表、政府代表、学者代表和管理部门代表等,也聚焦并探讨了在湿地保护和恢复中科技发挥的力量等问题,发布了《强化湿地保护管理科技支撑全球倡议》(以下简称《倡议》)。

  《倡议》围绕科技促进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从六个方面发出呼吁:倡导近自然的湿地保护和修复理念,加强湿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推动跨区域联合性湿地大科学计划,构建全球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合作机制,促进高新技术在湿地领域的应用,提升湿地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

  《倡议》希望通过全球科学组织、科研机构和科学家共同努力,使湿地科学和技术取得新的突破,让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服务于全球湿地生态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