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探路重化工业城市土壤污染防治—— 钢城土壤复活记
发布时间:2022-06-25 14:16:5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6712次

  盛夏时节,漫步在江西首个钢铁主题公园——新余市袁河公园,草坪、竹林、绿树、湿地、雕塑、运动场、观光塔……处处皆是养眼的景致。新余市渝水区袁河街道党工委书记胡茂庆饶有兴致地当起了导游:“这里原来是一座废钢渣山,周边土壤、水系被严重污染,经过综合治理、改造,钢山变公园,成了市民运动休闲的‘打卡地’。”

  新余市因钢设市、因工兴市,工业化率达51.3%,是一座典型的重化工业城市。历史上长期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来了部分区域水质、土壤污染,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严重的破坏。近年来,新余市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尤其是2021年启动新一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以来,该市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强化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优化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探索出一条重化工业城市土壤污染防治的新路子。

  多模式修复矿山污染

  新余市矿产资源丰富,是一座以铁矿为主导资源的典型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矿山开采产生的废石、选矿产生的尾矿及冶炼废渣等经过风化淋滤使得有害元素转移到土壤中,造成土壤质量低下。在土壤污染中,重金属污染占较大比例。”新余市自然资源局党组副书记谢新桂说,近年来,新余市积极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制定印发了《新余市矿山生态修复基金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关于加快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通知》等,市、县(区)政府积极试点、鼓励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全市人工修复废弃矿山23个、面积达48.68公顷。

  “皇化煤矿区开采持续了60余年,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废弃后的矿区存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谢新桂说,新余市推动生态修复责任主体、引入绿色金融资本,共投入8100万元,对废弃矿区生态环境提质升级,以生态复绿为主线,通过削高填低、表面覆土、植被复绿、修建截排水沟等工程措施,恢复水土涵养能力,改善地貌景观及矿区水质。在此基础上,新余还将矿区近300亩闲置土地建设为光伏发电站,通过生态治理叠加产业转型,探索出“生态修复+新能源”的绿色转型之路,实现了生态修复和产业转型发展两不误。

  九龙山铁矿区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开采铁矿石,矿区面积达900多亩,2013年开始平整废弃矿区土地,栽种了500多亩杉树。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几轮改造提升,桤木、黄檀等近20种乔灌藤草植物长势良好,已覆盖住裸露山体。

  “在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我们引进非耕地工业油料高产新品种选育及高值化利用技术,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摸索出‘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的治理模式,通过栽种无患子、油桐等工业油料植物及其他林果,构建‘生态+经济+景观’三重效应林草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生态修复效果。”谢新桂说。

  源头防控恢复农田土壤活力

  走进分宜县湖泽镇罗沙村,宽敞干净的水泥路通村入户,每走一段就能看见绿色垃圾桶和正在清扫垃圾的保洁员,村庄两侧的生产设施规整有序,田间道路平整干净,周边河道清澈见底。

  “我们积极应对耕地土壤污染问题,引进艾草种植产业,2年下来不仅改善了土壤,而且成了一个富民产业。”罗沙村党总支书记袁冬根说,近年来,村里不断开展基本农田整改、酸化治理、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农业生态保持工程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从源头上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让超负荷运转的土壤重新恢复了活力。

  近年来,我国耕地污染问题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新余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林爱红说,新余市在农用地污染状况详查、政策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治理修复、结构调整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和探索性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已分别完成20万余亩、1万余亩。

  借智借力,提升轻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专业化能力。新余市主动与科研院所开展农科教、产学研合作,在轻度污染耕地建立示范基地和长期跟踪实验,探索一套适合新余市推广的安全利用技术体系,包括种植镉低积累水稻品种、施用钝化剂、微肥调控、原位钝化+根系阻控技术验证示范等。目前,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保障了粮食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

  因地制宜,开展重度受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近年来,新余市对已受污染且不宜种植粮食的污染耕地,采取种植结构调整措施,种植花卉种苗、艾草等非食用作物,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降低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

  源头防控,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2021年,新余市对84个持证矿山污染周边耕地问题进行系统全面排查,确定污染耕地并与第三方检测机构签订修复治理协议,对于经第三方检测机构确定污染耕地的14家矿山企业,督促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修复治理,保障农产品安全。同时,做好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点建设,建立水稻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点,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

  土壤污染防治任重道远

  新余市原前卫化工厂有限公司是原化工部重点涂料生产厂家,2013年全面停产,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被列入国家试点项目。

  “受污染土壤经清挖、运输、预处理后,重度污染的土壤通过热脱附处理,中轻度污染土壤通过常温热解析处理后堆置、检验和回填等工序进行治理,验收不合格土壤返回上述工序再次处理达标后进行回填。”新余市高新区生态环境局局长胡继青介绍该公司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路线。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效果评估单位2021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前卫地块区域内和地块区域外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均满足相应的管控目标值,修复效果评估报告已通过省级评审。

  新余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环境与固废科科长邹晓龙说,全市严格落实《新余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新余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自2021年起,整合运用农用地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继续以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为重点,深入实施净土保卫战,实施以有色金属等矿山为重点的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和整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新余市各部门已形成土壤污染防治任重道远的共识,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二是要全面提高领导干部、执法人员和企业管理者的环境法治观念,增强企业守法意识;三是建立土壤污染治理资金保障机制,扩大土壤环境保护资金的来源;四是要加强各部门联动,打通用地准入工作流程,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履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职责;五是科学设计商业模式,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和资本参与。

  “此外,国家要尽快出台严格管控区种植结构调整的指导方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种植结构调整作物清单,增加地方的可选择性。”谢新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