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科学治水还绿于城
发布时间:2022-06-03 12:10: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admin  点击:2442次

  6月1日,新修订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施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年前考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后,湿地保护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

  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溪湿地,实地察看湿地保护利用情况。他指出,湿地贵在原生态,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不能搞过度商业化开发,不能搞一些影响生态环境的建筑,更不能搞私人会所,让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

  总书记的嘱托,成为西溪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行动总纲。近年来,杭州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

  西溪与西湖相距仅5公里,却长期因行政区域分割导致管理“碎片化”,不利于统筹生态空间布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党委书记、主任翁文杰告诉记者,总书记考察结束仅两个多月,西溪湿地的管理体制就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两个公园”“两张门票”“多头管理”,逐步实现了“一个公园”“一张门票”“一条旅游线路”“一个公司经营”,从根本上为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创造了条件。

  2021年2月,西溪创新推出“湿地长制”模式,由景区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一级“湿地长”,实现湿地生态保护管理一体化、常态化。在新的管理体制下,治水再次被提上日程。为了让西溪之水长治久清,两年来,杭州实施了一系列科学治水举措,展现西溪湿地原生态的自然之美。

  西溪湿地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想介绍,杭州市启动珊瑚沙引水清水入城工程,从源头改善湿地生态补水水质;着力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建立稳定生态系统,实现水体自净;通过水质提升示范工程、管网升级改造,对商户排污进行严格监管等措施,做到污水“零直排”。

  目前,西溪湿地的水质明显改善,整体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部分核心区域达Ⅱ类。这两年,湿地维管束植物达784种,增加了73种;鸟类达196种,增加了10种;昆虫为898种,增加了6种;鱼类稳定保持在56种,充分体现了湿地生物的多样性。

  在持续治水的同时,杭州市着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坚持还绿于城、还景于民,让“西溪且留下”,让百姓享生活。西溪湿地内的绿堤已于2020年10月免费向公众开放,湿地免票区域由原来2平方公里增加到5.79平方公里。杭州充分利用湿地景观,打造湿地环境知识教育大课堂,构建相关科研科普体系。

  翁文杰说,“湿地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力求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让群众共享绿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