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如何同抓共治,护好一江碧水?近年来,四川先后在沱江、岷江、嘉陵江和安宁河等流域推广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推动相关市州签署协议,以补偿资金作筹码,以水质达标和改善情况为考核标准,让保护者得到补偿、受益者补偿其他市州、损害者付出赔偿。
傍晚,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罗石桥村村民文斌总喜欢到离家不远的沱江边散步。“看,河对岸树上的鸟就是新在我们这儿安家的白鹭。”文斌说,这几年水鸟多了,鱼也多了,“前些年沱江可不是这样,有段时间岸边许多农家乐,水质非常不好。”
沱江流域人口密集,城镇集中,一度污染严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彭勇介绍,近年来沱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与2018年开始实施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密不可分。
建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激励约束机制
文斌对过去水质的直观印象,在泸州市江阳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赵世龙这里,有着清晰的数据支撑:2017年,沱江入长江水质为Ⅳ类。
在处于沱江中游地区的成都,2017年,沱江流域呈轻度污染,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占到15.4%。提起过去的水质情况,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冯浩说,2016年,成都市8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仅为25%。
为促进流域综合治理,四川省从2018年开始推动实施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并首先选择了沱江。
实际上,四川从2011年就开始探索试行沱江等流域的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2018年,在国家有关部委支持下,四川与贵州、云南签订《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借助这个契机,我们开始推动省内的沱江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彭勇介绍,2018年9月,在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支持下,沱江全流域10市签订《沱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以补偿资金作筹码,以水质达标和改善情况为考核标准,让保护者得到补偿、受益者补偿其他地方、损害者付出赔偿,建立起一套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的激励约束机制。随后,2019年,岷江、嘉陵江和安宁河流域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也开始施行。
用水效率越高、水质改善程度越大,分配资金越多
对于如何筹集和分配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四川选择了因“河”制宜。
“每一条江河的上下游关系不同,所以必须做到‘一河一策’。”彭勇说,沱江全流域各地市均对水域污染负有责任,因而设计筹集和分配方案时要覆盖所有地市,但岷江流域上游四市州主要对河流保护做出了贡献,因而只需按比例分配补偿资金。
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如何筹集?四川省财政厅资环处副处长谢永进介绍,以沱江为例,根据2018年签订的补偿协议,2018年到2020年为一个奖励政策周期,沱江流域10市每年共同出资5亿元设立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出资比例根据各市在沱江流域国内生产总值占比、水资源开发利用系数、地表水环境质量系数三项指标来计算。
“这三项指标反映了各市对沱江流域的资源环境压力,三项指标各占1/3的权重。”彭勇说,水资源开发利用系数,即某市在沱江流域用水量占沱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比重,反映了在沱江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地表水环境质量系数是指某市在沱江流域Ⅳ类及以下水体和劣Ⅴ类水体的比例,反映了地表水的污染程度。
“这样,哪个市经济体量越大、用水越多、污染越多,需要筹集的资金就越多。”谢永进介绍,除了地市筹集的资金,省里还专门安排中央、省级资金,第一年与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资金规模按照1∶1配套,此后按照逐年退坡10%的原则进行配套。
筹集到的补偿资金如何分配?以沱江为例,依据后续各市签署的《沱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方案》,设置了沱江流域面积占比、用水效率、水环境质量改善系数三项指标作为分配依据。彭勇介绍,沱江流域面积占比是某市沱江流域面积在各市沱江流域面积之和中的占比,用水效率是某市在沱江流域的单位用水量所产生的GDP大小,水环境质量改善系数则反映了各市在沱江流域最近年度的水质改善程度。
“哪些市在沱江流域的面积越大、用水效率越高、水质改善程度越大,就会分配到越多资金。”彭勇说,这种资金筹集和分配方式,促使各市始终关注水环境质量变化,积极参与流域共治。
撬动更多资金投入水环境保护和治理
实施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3年来,补偿资金清算效果如何?
谢永进拿出了今年1月公布的2018和2019年沱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清算“成绩单”:两年间,沱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和省级奖励资金达19.5亿元,经考核清算,扣减资金2.8亿元。“一些地市获得了全部的补偿资金,一些地市则被扣减了部分补偿资金。”谢永进解释,一部分筹集到的“份子钱”将被留到下一轮进行分配。
生态保护补偿奖励资金如何作用于水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这3年,我们江阳区共获得沱江流域泸州段生态保护补偿资金1835万元,主要用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赵世龙说,所有补偿资金由市级分发到区县,再由区县分配到相关部门,投入一些具体的环保项目中。
“此外,泸州市还以补偿资金撬动更多渠道的沱江流域保护和治理资金。”赵世龙介绍,2018年至2020年,泸州总计筹措资金达38亿元。大量资金投入的结果是一系列水生态保护项目的落地。如今,在泸州,沱江流域已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新改建一二级管网169公里,污水入户收集率达9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镇街垃圾转运设施覆盖率均达到100%。
成都也利用筹集的资金进行了大量水生态环保项目建设。目前,成都已完成两江环抱区域内6886处重大病害排水管网修复,完成了锦江流域内54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同时,我们还新建成投用中和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冯浩说,截至2020年底,成都8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其中府南河的黄龙溪断面20年来首次达标。
各地投入资金进行水生态环保项目建设和环境治理,带来了沱江、岷江等流域生态环境显著变化。2020年,沱江流域16个国考断面“优Ⅲ好水”比例达93.8%,岷江流域首次全域水质达标。2020年,四川全省87个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8.9%,较2016年上升26.4个百分点,出川水质全部达到优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