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为底色 绘就富民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1-07-02 03:26:55  来源:云南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9920次

彩云之南,青山葱茏,碧水纵横。盛夏时节,行走于云岭大地,广袤的田野上,翠绿的稻苗随风摇曳,美丽乡村焕发新颜,绿色产业生机盎然……一幅生态富民、绿色发展的壮美画卷跃然眼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更是云南举全省之力倾力保护的结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云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呵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让绿色发展成为全省巩固脱贫攻坚的关键点和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把“绿水青山”变成群众触手可及的“金山银山”。

筑牢生态优势推进绿色发展

对云南而言,良好生态是云南的宝贵财富和突出优势,也是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下,我省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力打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生态修复等“8个标志性战役”,扎实开展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持续抓好自然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近期发布的《2020年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全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8.8%,其中:香格里拉、丽江、昆明、楚雄优良天数达到100%。主要河流水质保持稳定,湖泊、水库水质总体良好。全省自然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为优,植被覆盖度总体较好、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

全省129个县(市、区)中52个县(市、区)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优,其余77个县(市、区)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良。全省林地面积2829.4万公顷,森林面积249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5.04%,森林蓄积量20.67亿立方米,森林资源数量质量持续提升,保护成效显著。

作为长江经济带上游省份和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云南强化责任担当,守护长江源头,自觉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战略思想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在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等重点领域深入探索,为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新贡献,确保一江清水出云南。

随着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全省生态环境短板加快补齐,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20年,全省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5.45%。目前,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重点流域、敏感区域、九大高原湖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面达到一级A标排放标准,滇池流域污水处理设施优于一级A标排放标准,建成较为完善的城镇污水处理运营监管体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云南着力聚焦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郁、田园风光秀美、通达条件良好的村庄,围绕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旅游厕所布局合理、数量充足、干净卫生,生活污水得到全面治理等要求,全力推进旅游特色型村庄建设。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如今,走进彩云之南村村寨寨,让人耳目一新的景象随处可见:绿化全面提升、污水治理逐步完善、村容村貌改善显著、生活垃圾“清仓见底”、厕所革命持续推进、生活习惯逐步养成。弥勒市可邑小镇、澄江市马房村、临翔区南美特色旅游小镇……随着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旅游特色型村庄建成,生态优势正转化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优势。

厚植发展基础实现生态富民

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我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探索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乡村振兴赋能。

位于金沙江北部的华坪县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炭工业一度成为华坪县的支柱产业,2013年产煤高峰期原煤产量达740万吨,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来自煤炭产业。“一煤独大”的“黑色经济”衍生出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水源枯竭、房屋开裂、地表植被破坏、地质灾害隐患等问题凸显,随着环境不断恶化,矿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下降。

在高质量发展的探路进程中,华坪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改变“一煤独大”的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发展以优质晚熟芒果为主,柑橘、核桃、花椒、茶叶、蔬菜等为辅的生态产业。如今,百万亩生态产业成为山区群众的“绿色银行”,不仅治理了荒山、修复了矿山,保护了绿水青山、改善了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更是把绿水青山变成了群众的金山银山。

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三区三州”之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是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红线保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61.81%。近年来,怒江州结合自身优势,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在夯实绿色生态家底,建设美丽家园的同时,以绿色产业鼓起群众腰包,激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深入探索从生态扶贫到生态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载体,我省全力以赴推进示范创建工作质量和水平。通过示范创建,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各地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色发展,使绿水青山产生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目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保山市、楚雄彝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石林彝族自治县、华宁县、洱源县、盐津县、屏边苗族自治县、昌宁县10个地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腾冲市、红河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华坪县、大姚县5个地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推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和实现路径。

把绿色生态作为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我省坚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着力培育生物优势产业,大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形成了一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致富产业。

绿色能源跃居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42%,居全国首位。以绿色能源为驱动的绿色铝、绿色硅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壮大。以坚果产业、森林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为切入点,全省林草产业总产值从“十三五”初的1504亿元增长到“十三五”末的2710亿元,年均增长达12.5%。“云系”农产品“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扬名海内外。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转移,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云南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加快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集聚度高、竞争力强、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

《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围绕“一个筑牢”“三个全面”(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清晰勾画了云南“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路线图。以绿色为基调绘就云南产业蓝图,使绿色成为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底色。

从滇池之滨到珠江源头,从怒江大峡谷到金沙江畔,从梅里雪山到元阳哈尼梯田,从茶乡普洱到神奇西双版纳……以绿色打底的生态经济正助推着云南在小康路上阔步前行。记者胡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