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当还在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读研究生的邓妍跟着导师孙敏教授第一次踏入山西闻喜时,她的内心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多年后,邓妍发现这片土地已悄然改变了她。
闻喜小麦科技小院,前身为山西农业大学闻喜小麦试验示范基地。来到这里后,邓妍紧跟导师步伐开展小麦试验研究,吃在地里、工作也在地里。
为把年轻有为的硕博生培养成乡村振兴“新农人”,山西农业大学作物学学科团队提出“五导师联动”机制,即拜高校专家为“科研创新导师”,拜农民做“农事农情导师”,拜农技员做“生产技术导师”,拜企业家做“经营管理导师”,拜三农干部做“三农政策导师”。
“‘五导师联动’机制为我当时开展科研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也为我日后选择继续在农业领域扎根奉献给予了极大的勇气和信心。”提及“五导师联动”机制,邓妍回忆道。
从课堂走向田野,五类导师之间默契配合,使学生们真切地了解了农情村情、乡土技术、三农政策、农业市场,也为小院师生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课题。
调研发现,闻喜小麦生产上存在干旱缺水、土壤贫瘠、产量低而不稳、水肥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为此,小院师生联合闻喜县农业农村局,依托科技小院和翔垣畅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调动采用抗旱高产品种,集成研发了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技术、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适水减肥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闻喜小麦科技小院师生研究成果编制的“小麦探墒沟播适水减肥抗旱栽培技术”还成功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粮油生产主推技术和山西省农业生产主推技术。
闻喜小麦科技小院开展旱地小麦测产工作,旱地小麦产量均达500公斤以上。
经过专家测产表明,主推技术下的中麦36、晋麦92和临旱8号三个品种地块产量分别为518.82公斤、560.45公斤和573.29公斤,较当地农户产量平均提高17.6%。
闻喜小麦科技小院播撒着希望和改变的种子。在这里,每一个走进来的人都有机会经历自我蜕变,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迸发兴农“新活力”。在这里,邓妍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和价值,扎根农业领域守好初心。而身在异乡留学的巴基斯坦学生SEMIR,则悉心研究着旱地小麦的品种和氮肥施配,只为将好的品种带回自己国家造福人民。
据统计,从2009年至今,通过闻喜小麦科技小院培养毕业的研究生达44名,博士生7名。
“看着以前驻扎过小院的学生一个个成长成才,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孙敏感慨道,“我的使命就是做好接力传承,把科技小院的‘五导师联动’机制发挥好,让更多学生能成为‘新农人’,迸发兴农‘新活力’。”
闻喜小麦科技小院指导教师林文与学生及农户交流小麦中后期管理意见。
新一批入驻小院的研究生张梦月这样写道:“想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回头看,若然欣喜的不止是万颗子,而是那无数的日日夜夜,自己为那一片麦田奋斗的足迹。小麦在拔节生长,我也在科技小院拔节成长。”
从秋高气爽到炎炎夏日,小麦经历数月生长,成穗结实,金黄灿灿,在广袤的田野上随风摇曳。而闻喜小麦科技小院的师生们将扎根土地,为农业振兴发展贡献青春力量……